【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血液学检验正高医学职称考试试题精选(D8),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特征 ( )
A. 骨髓红系增生
B. 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多
C. 高铁血症
D. 正色素性贫血
E. 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2. [多选题]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包括
A. 骨髓损伤
B. 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C. 需求增加,消耗加速
D. 家族或遗传因素
E. 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
3. [多选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升高常见于( )。
A. 病毒感染早期
B.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C. Down综合征
D. 器官或骨髓移植受者
E. 免疫抑制治疗患者
4. [多选题]骨髓片过氧化物(POX)染色阳性率高低与以下因素有关( )。
A. 片中细胞种类多少:细胞种类越多,误差越大
B. 试剂存在着杂质的沉淀会出现假阳性
C. 过氧化物试剂失效可导致假阴性
D. 过氧化物(POX)染色测定MPO的敏感性低
E. 流式细胞术对MPO测定的敏感性低
5. [多选题]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法,注意要点有
A. 选择公认的对细胞因子敏感的细胞株
B. 避免反复冻融标本
C. 需要进行预实验确定细胞因子作用靶细胞的效靶比
D. 收集细胞后要进行充分洗涤,以去除其他刺激因素
E. 严格无菌操作
6. [多选题]关于血液凝固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正常人血液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共有14个
B. 参与内源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有FⅫ、Ⅺ、Ⅹ、Ⅷ、Ⅶ、Ⅴ、Fg和凝血酶原等
C. 可溶性纤维蛋能在FⅩⅢa的作用下转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
D. 硫酸钡吸附血浆中不含有Fg、Ⅶ、Ⅹ、Ⅴ等因子
E. Ⅱa可以激活凝血因子Ⅴ和Ⅷ
7. [多选题]关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是一种白血病组织在造血组织中无限增殖所致的恶性血液病
B. 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中老年人
C. 其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 很少出现高尿酸血症及睾丸白血病等并发症
E. 其化疗后完全缓解率较高
8.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液病骨髓分析方法正确的是( )。
A. 急性白血病:涂片+小粒石蜡包埋
B. MDS:涂片+低温塑料包埋
C. MPD:涂片+低温塑料包埋
D. 恶性淋巴瘤(累及骨髓):涂片+小粒石蜡包埋+低温塑料包埋
E. 浆细胞疾病:涂片+低温塑料包埋
9. [多选题]关于血液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细胞比积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B. 平均红细胞体积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C. 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强,血液黏度越大
D. 白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度增高
E. 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液黏度增高
10. [多选题]与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相符的是 ( )
A. 正细胞正色素性
B. 小细胞低色素性
C. 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增加
D.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
E. 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
11. [多选题]关于浆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B. 外周血浆细胞增多
C. 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
D. 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
E. 可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
12. [多选题]属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2008)的是
A. 原始淋巴细胞(前体淋巴细胞)肿瘤
B. 成熟B细胞肿瘤
C. 成熟T/NK细胞肿瘤
D. 霍奇金淋巴瘤(HL)
E.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病变
13.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是
A. 本周蛋白沉积
B. 高血钙
C. 高尿酸
D. 淀粉样变
E. 化疗药物
14. [多选题]抗血清的保存方法
A. 室温保存
B. 4℃保存
C. -20℃保存
D. 真空干燥
E. -40℃保存
15. [多选题]骨髓"干抽"可见于下述哪些情况( )。
A. 缺铁性贫血
B.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6. [多选题]用于筛查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方法有( )。
A. 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B. 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C. 单克隆抗体血小板固定试验
D. 流式微球芯片技术
E. 改进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7. [多选题]在血管损伤后,可活化凝血途径的因素包括( )。
A. 血管收缩
B. 5-羟色胺释放
C. 儿茶酚胺释放
D. 内皮下组分暴露
E. 组织因子释放
18. [多选题]血管内皮主要的作用是 ( )
A. 止血
B. 抗血小板
C. 抗血栓
D. 促纤溶
E. 释放凝血因子
19. [多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正确的是
A. 劳动后减少
B. 寒冷刺激减少
C. 精神刺激减少
D. 白天较高
E. 晚间较低
20. [多选题]下列对治疗反应良好,缓解期较长的AML核型是 ( )
A. t(4;11)
B. t(8;21)
C. t(8;14)
D. t(9;22)
E. t(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