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放射治疗副高卫生职称2024冲刺密卷答案+解析(E2),更多肿瘤放射治疗(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外阴癌单纯放射治疗剂量和照射范围( )
A. 60~70Gy/6~8周,超过肉眼所见肿瘤4cm以上
B. 60~70Gy/6~8周,超过肉眼所见肿瘤2cm以上
C. 50~60Gy/5~7周,在尿道口上缘
D. 50~60Gy/6~8周,包括整个外阴部
E. 60~70Gy/6~7周,包括尿道口和肛门
2. [单选题]根据提供的信息,35岁女性患者,8个月前曾患葡萄胎,现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痰中带血丝,阴道壁可见紫蓝色结节,双肺见团块状影,血hCG>100000U/L,且阴道壁结节活检示未见绒毛结构。支持上述诊断的依据不包括
A. 8个月前曾发生葡萄胎
B. 阴道壁见紫蓝色结节
C. 胸片见团块状影
D. 痰中带血
E. 活检病理未见绒毛结构
3.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临床常见证型有( )
A. 肾气不足
B. 阳虚寒凝
C. 痰湿阻滞
D. 脾气虚弱
E. 肝气郁滞
4. [单选题]动脉瘤样骨囊肿手术刮除后复发率为( )
A. 20%
B. 50%
C. 30%~60%
D. 70%
E. 0%
5. [多选题]中药治疗肿瘤的特色有( )
A. 整体观念
B. 辨证论治
C. 个体化治疗
D. 姑息治疗
E. 对症处理
6. [单选题]在临床放射治疗计划中关于等效生物剂量的考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改变常规治疗计划时应该保持相等生物效应所需的总剂量
B. 当放疗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时间较长,仍可按照原计划进行
C. 当放疗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时间较长,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规律重新评价生物效应剂量
D. 在进行等效生物剂量换算时,要根据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规律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
E. 不同阶段放射治疗等效生物剂量可以直接相加
7.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白虎汤组成药物的是( )
A. 生石膏
B. 知母
C. 甘草
D. 生地
E. 粳米
8. [多选题]恶性肿瘤分级依据包括( )
A. 核分裂象的多少
B. 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
C. 肿瘤大小
D. 分化程度的高低
E. 异型性的大小
9.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临床诊断左侧中央型肺癌,已行化疗2周期,左肺门区放疗3次。为尽早评估治疗效果以便尽快修正或制定更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优先采用的检查方法是
A. 常规X线胸片
B. CT
C. MRI
D. 超声检查
E. F-FDGPET
10. [多选题]E–Cadherin的主要功能包括( )
A. 促上皮细胞选择性结合而形成整体
B. 对器官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起关键作用
C. 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性有关
D. 可与结合细胞上的相同分子结合
E. 可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11. [多选题]肺癌放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 )
A. 肾上腺皮质激素
B. 抗炎治疗
C. 吸氧
D. 支气管扩张剂
E. 强心药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肿瘤分化标志?( )
A. AFP
B. CEA
C. 酸性磷酸酶
D. 碱性磷酸酶
E. 乳酸脱氧酶
13. [单选题]下列哪种治疗方法属传统的巴黎法腔内放射治疗 ( )
A. 每次上镭72小时、共2次
B. 每次上镭24小时~28小时、共2次
C. 每次上镭20小时~24小时、2次以上
D. 每次上镭120小时、仅1次
E. 每次上镭120小时、2次~3次
14. [单选题]舌根癌最常受累的淋巴结位于
A. Ⅰa区
B. Ⅰb区
C. Ⅱa区
D. Ⅲ区
E. 咽后淋巴结(RPN)区
15. [单选题]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下列病症中哪项与放疗无关 ( )
A. 放射性脑脊髓炎
B. 张口困难,口干
C. 放射性中耳炎
D. 颈部软组织纤维化
E. 性腺功能障碍
16. [单选题]姑息治疗前的评估不包括( )
A. 权衡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利弊
B. 患者躯体症状和心理或精神困扰
C. 患者对癌症知识的信息需求以及对治疗的目标和期望
D. 患者抗肿瘤临床药物试验的人组条件
E. 不同家庭文化宗教背景对姑息治疗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17. [单选题]卵巢的最小耐受剂量为
A. <100cGy
B. 200~300cGy
C. 400cGy
D. 500~600cGy
E. 800cGy
18. [单选题]放射治疗中应用最广的射线是
A. 浅层X线
B. 深部X线
C. 高压X线
D. 高能X线
E. γ线
19. [单选题]腮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A. 面神经麻痹
B. 耳前肿块
C. 声音嘶哑
D. 张口困难
E. 面部麻木
20.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的癌前期病变是 ( )
A. 肝细胞发育不良
B. 局灶性肝再生
C. 肝吸虫病
D. 炎性假瘤
E. 腺瘤样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