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职称往年考试试卷(C6),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职称往年考试试卷(C6),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由黄连、半夏、瓜蒌实组成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大陷胸汤 
  C. 滚痰丸 
  D. 小陷胸汤 
  E. 清气化痰丸 
 
2. [单选题]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宜选用
  A. 九味羌活汤 
  B. 藿香正气散 
  C. 羌活胜湿汤 
  D. 独活寄生汤 
  E. 败毒散 
 
3. [单选题]月经病是指
  A. 月经的期、量、色、质等发生异常 
  B. 伴随月经周期产生的一系列病症 
  C. 月经失调、或先期、或后期、量或多或少 
  D. 月经的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E. 月经的周期二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4. [单选题]五味之中,具有泻火坚阴作用的味是
  A. 甘味 
  B. 咸味 
  C. 辛味 
  D. 苦味 
  E. 酸味 
 
5. [单选题]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A. 大柴胡汤 
  B. 大承气汤 
  C. 大建中汤 
  D. 大乌头煎 
  E. 附子粳米汤 
 
6. [单选题]肺痿病最具代表性的症状是
  A. 咳嗽胸痛 
  B. 咳吐脓血 
  C. 咳吐浊唾涎沫 
  D. 咳吐黄痰 
  E. 口干咽燥 
 
7. [单选题]子晕的病机特点
  A. 肝阳上亢 
  B. 肝风内动,痰火上扰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8.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A.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B. 升举脾阳,祛散寒湿 
  C. 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D. 健脾和胃,利水祛湿 
  E. 温中散寒,消积导滞 
 
9.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生化汤的组成药物
  A. 桂枝 
  B. 川芎 
  C. 桃仁 
  D. 全当归 
  E. 炙甘草 
 
10. [单选题]芍药在小建中汤原方中的用量是
  A. 二两 
  B. 三两 
  C. 四两 
  D. 五两 
  E. 六两 
 
11. [单选题]下面说法恰当的是
  A. 以往月经正常,以后发生月经不能按时来潮为继发性闭经 
  B. 年满16岁仍无月经来潮为原发性闭经 
  C. 闭经是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的月经停止 
  D. 以往月经正常,以后发生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为继发性闭经 
  E. 由于病理性原因月经停止为继发性闭经 
 
12.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杏苏散的组成药物
  A. 半夏、生姜 
  B. 橘皮、前胡 
  C. 荆芥、防风 
  D. 枳壳、桔梗 
  E. 茯苓、甘草 
 
13. [单选题]中医妇科学的萌芽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夏商周时期 
  D. 辽夏金元时期 
  E.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4. [单选题]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反 
  D. 相恶 
  E. 相畏 
 
15. [单选题]主治“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偏实者宜用
  A. 栝蒌薤白白酒汤 
  B. 栝蒌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桂枝生姜枳实汤 
  E. 桔枳姜汤 
 
16. [单选题]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内容的一项是
  A. 中西医并重 
  B. 防病治病 
  C. 救死扶伤 
  D. 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E. 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17.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A. 阳生阴长 
  B. 阳杀阴藏 
  C. 阴静阳躁 
  D. 阳化气,阴成形 
  E. 水为阴,火为阳 
 
18. [单选题]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B. 感邪较轻 
  C. 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D. 邪热内郁,不能外发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正常人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可听及的呼吸音是
  A.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B. 支气管呼吸音 
  C. 肺泡呼吸音 
  D. 断续性呼吸音 
  E. 粗糙性呼吸音 
 
20.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传化之腑的是
  A. 胃 
  B. 膀胱 
  C. 大肠 
  D. 三焦 
  E. 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