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耳鼻咽喉科卫生正高历年真题解析(B0),更多耳鼻咽喉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耳鼻咽喉科卫生正高历年真题解析(B0),更多耳鼻咽喉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红细胞中的异常结构有
  A. 中毒颗粒 
  B. 嗜碱点彩颗粒 
  C. 嗜天青颗粒 
  D. H-J小体 
  E. 杜勒小体 
 
2. [多选题]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的物质有
  A. 脂蛋白a 
  B. 总胆固醇 
  C. 乳糜微粒 
  D. 甘油三酯 
  E. 低密度脂蛋白 
 
3. [多选题]咳嗽咳痰并伴有杵状指(趾)的是
  A. 喘息性支气管炎 
  B. 支气管扩张症 
  C. 慢性肺脓肿 
  D. 支气管肺癌 
  E. 大叶性肺炎 
 
4. [单选题]药物的四性是( )
  A. 甘苦辛咸 
  B. 升降浮沉 
  C. 温热寒凉 
  D. 升降出入 
  E. 君臣佐使 
 
5.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是植物性气管、支气管异物可能的X线检查所见 ( )
  A. 肺不张 
  B. 肺气肿 
  C. 肺部炎性表现 
  D. 可见异物阴影 
  E. 无明显异常 
 
6. [多选题]应考虑是鼻真菌病的情况是
  A. 单侧鼻涕带血 
  B. 上颌窦冲洗液为脓性并带有暗红色血液 
  C. 鼻旁窦X线平片下见絮状钙化斑 
  D. 鼻分泌物中有干酪样物 
  E. 鼻旁窦肿物活检未发现肿瘤细胞 
 
7. [多选题]黄疸伴持续性右上腹部钝痛、胀痛可见于
  A. 病毒性肝炎 
  B. 肝脓肿 
  C.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D. 胆道结石 
  E. 原发性肝癌 
 
8. [单选题]阴虚火旺型心悸可出现( )
  A. 面色无华 
  B. 善惊易恐 
  C. 心烦少寐 
  D. 形寒肢冷 
  E. 心痛阵作 
 
9. [多选题]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V1出现异常Q波,V2呈QS 
  B. Vl-V3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C. V3、V2的ST段斜型上抬,T波高耸呈帐篷 
  D. V1-V3ST段弓背型上抬伴倒置T波 
  E. Vl-V,呈QS 
 
10. [多选题]有关前庭性眼震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由交替出现的慢相和快相运动组成 
  B. 慢相为眼球转向某一方向的缓慢运动,由前庭刺激所引起 
  C. 快相为中枢矫正性运动,为眼球的快速回位 
  D. 眼震慢相朝向前庭兴奋性较低的一侧 
  E. 通常眼震方向是指快相所指的方向 
 
11. [多选题]耳蜗主动作用的生理意义是
  A. 增强基底膜对声刺激的机械性反应 
  B. 维持身体平衡 
  C. 提高频率分辨率 
  D. 提高听觉敏感度 
  E. 防声作用 
 
12. [单选题]膝中至外踝尖是(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6寸 
  E. 19寸 
 
13. [多选题]不是肾性蛋白尿的有
  A. 混合性蛋白尿 
  B. 肾小管性蛋白尿 
  C. 假性蛋白尿 
  D. 溢出性蛋白尿 
  E. 肾小球性蛋白尿 
 
14. [多选题]能引起血糖增高的疾病有
  A. 心肌梗死 
  B. 嗜铬细胞瘤 
  C. 糖尿病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颅脑损伤 
 
15. [多选题]正确的问诊方法与技巧是
  A.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B.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料,可诱导或暗示病人 
  C. 要有重点,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D. 问诊时主要参考病人既往资料 
  E. 诚恳、耐心地听病人诉说 
 
16.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泄泻和痢疾的区别的是( )
  A. 肠鸣 
  B. 腹痛 
  C. 大便次数增多 
  D. 里急后重 
  E. 便下赤白脓血 
 
17. [多选题]降喉肌群包括下列哪些 ( )
  A. 胸骨甲状肌 
  B. 胸骨舌骨肌 
  C. 环甲肌 
  D. 肩胛舌骨肌 
  E. 中、下咽缩肌 
 
18. [多选题]鼻内镜手术时损伤筛前动脉可引起
  A. 大出血 
  B. 鼻腔粘连 
  C. 脑脊液鼻漏 
  D. 眶内血肿 
  E. 颅底血肿 
 
19. [多选题]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的意义在于
  A. 补充形态学检查的不足 
  B. 指导治疗 
  C. 发现新病种 
  D. 发现新的治疗药物 
  E. 判断预后 
 
20. [多选题]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腹泻可分为
  A. 动力性腹泻 
  B. 分泌性腹泻 
  C. 渗出性腹泻 
  D. 渗透性腹泻 
  E. 吸收不良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