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口腔正畸卫生副高历年真题库(E6),更多口腔正畸(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A. 栓钉 
  B. 方弓丝 
  C. 正轴簧 
  D. 托槽 
  E. 带环及颊面管 
 
2. [多选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P波形态正常,P波方向在Ⅱ、aVF直立,aVR倒置 
  B. P-P频率40~150/min常为60~100/min 
  C. 同导联P-P差额<0.16s或0.12s 
  D. P-R间期<0.12s 
  E. P-P频率60~100/min 
 
3. [单选题]在牙面最早定居的细菌主要是
  A. 变形链球菌 
  B. 韦荣菌 
  C. 奈瑟菌 
  D. 血链球菌 
  E. 米勒链球菌 
 
4. [单选题]圈形卡环适用于
  A. 前后均有缺隙的孤立后牙 
  B. 下颌尖牙 
  C. 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 
  D. 孤立并向近中颊(舌)侧倾斜的最后磨牙 
  E. 过长牙 
 
5. [单选题]釉梭多见于
  A. 乳牙和第一恒磨牙 
  B. 牙尖部 
  C. 恒牙牙尖部 
  D. 釉牙本质界 
  E. 新生线周围 
 
6. [单选题]下颌骨骨折Ⅰ期愈合过程,达到临床愈合的时间为
  A. 3~5周 
  B. 5~6周 
  C. 6~8周 
  D. 8~10周 
  E. 10~12周 
 
7.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增加骨量的方法
  A. 邻面去釉 
  B. 快速扩弓 
  C. 拔牙 
  D. 种植体支抗 
  E. Nance弓 
 
8. [多选题]关于乳牙龋说法正确的有
  A. 患龋率高,发病早 
  B. 龋损发展速度慢 
  C. 自觉症状明显 
  D. 龋损多发,范围较广 
  E. 如无明显症状,可以不治疗 
 
9. [多选题]动态心电图仪的基本组成包括
  A. 心电图机 
  B. 心电分析软件 
  C. 导联线和记录器 
  D. 计算机系统 
  E. 活动平板 
 
10. [单选题]无牙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
  A. 内上 
  B. 外上 
  C. 内下 
  D. 外下 
  E. 以上皆错 
 
11. [单选题]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 )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实者泻之 
  D. 虚者补之 
  E. 寒者热之 
 
12. [单选题]差动牙移动技术的基础是
  A. Edgeise技术 
  B. Begg细丝弓技术 
  C. 传统的直丝弓技术 
  D. 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 
  E. 当代直丝弓技术 
 
13. [单选题]骨颗粒检测法的优点是
  A. 细胞的微环境在三维空间内保留 
  B. 可以检测单一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可直接确定激素、药物、抑制剂等对破骨细胞的作用 
  C. 可以对大量纯化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进行评价 
  D. 可以探讨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 
  E. 观察骨吸收促进剂对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 
 
14. [单选题]瘾疹在脾胃湿热型中的主要证候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脘腹疼痛 
  B. 神疲纳呆 
  C. 大便泄泻 
  D. 舌淡,苔薄,脉濡细 
  E. 大便秘结 
 
15. [单选题]男,25岁,左上后牙烤瓷冠修复半年,近1个月来自觉刷牙出血,龈乳头呈现球状增生,质松软。最可能的诊断
  A. 增生性龈炎 
  B. 药物性牙龈增生 
  C. 青春期龈炎 
  D. 妊娠期龈炎 
  E. 青少年牙周炎 
 
16. [多选题]临床上常用的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
  A. 利用息止颌间隙法 
  B. X线头颅侧位片法 
  C. 参照面部比例法 
  D. 参照拔牙前记录法 
  E. 参照旧义齿垂直距离确定法 
 
17. [单选题]改良生物调节器下切牙帽的作用
  A. 压底下前牙 
  B. 防止下前牙伸长 
  C. 防止下前牙唇倾 
  D. A+C 
  E. B+C 
 
18. [单选题]预防性矫治多用
  A. 活动矫治器 
  B. 固定矫治器 
  C. 功能矫治器 
  D. 磁力矫治器 
  E. 以上都不是 
 
19. [多选题]装盒、充填中出现支架移位的现象,其原因有
  A. 填塞时塑料过硬 
  B. 塑料充填不足 
  C. 支架焊接不牢 
  D. 装盒包埋有倒凹 
  E. 热处理过快 
 
20. [单选题]取中府配肺俞治疗咳喘,属配穴法中的( )
  A. 表里配穴法 
  B. 远近配穴法 
  C. 上下配穴法 
  D. 左右配穴法 
  E. 前后配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