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毒理医学副高职称2024历年真题库(U4),更多卫生毒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毒理医学副高职称2024历年真题库(U4),更多卫生毒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大气层结构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成层 
  E. 逸散层 
 
2. [单选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 成年动物 
  B. 必须雌雄各半 
  C. 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D. 仅使用单一性别 
  E. 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 
 
3. [多选题]下列属于经脉的是( )
  A. 十二经别 
  B. 十二经筋 
  C. 十二皮部 
  D. 十二经脉 
  E. 奇经八脉 
 
4. [单选题]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来分,可分为
  A. 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 
  B.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 
  C. 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噪声 
  D. 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 
  E. 持续性噪声、脉冲噪声、电磁性噪声 
 
5. [多选题]痿软舌的主病是( )
  A. 阴液枯涸 
  B. 热灼津伤 
  C. 气血俱虚 
  D. 肝风内动 
  E. 痰热阻络 
 
6. [单选题]积滞的病因主要是( )
  A. 脾运失健 
  B. 脾气虚弱 
  C. 脾胃虚寒 
  D. 乳食内积,损伤脾胃 
  E. 湿邪困脾,运化失司 
 
7. [单选题]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 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爆发或流行 
  B. 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 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D. 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 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爆发准备了条件 
 
8. [单选题]现有的经穴数目为( )
  A. 360个 
  B. 361个 
  C. 362个 
  D. 364个 
  E. 365个 
 
9. [单选题]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首选的啮齿类动物是
  A. 大鼠 
  B. 豚鼠 
  C. 家兔 
  D. 狗 
  E. 小鼠 
 
10. [单选题]下列哪种营养素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
  A. 蛋白质 
  B. 碳水化物 
  C. 脂肪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A 
 
11. [单选题]不是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的方法是
  A. 短期试验 
  B. 细胞转化试验 
  C.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D.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E. 人群试验 
 
12. [多选题]可以作为致畸试验阳性对照物的是
  A. VitA 
  B. VitC 
  C. VitE 
  D. 敌枯双 
  E. 五氯酚钠 
 
13. [多选题]某病人眼眶周围色黑可能是( )
  A. 脾阳虚证 
  B. 肾虚水饮 
  C. 肾阴虚证 
  D. 寒湿带下 
  E. 肝血虚证 
 
14. [多选题]下列关于苯胺的血液毒性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导致大量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 
  B. 苯胺可以与红细胞上的谷胱甘肽结合,引起溶血 
  C. 还可以与珠蛋白上的巯基结合 
  D. 溶血越严重,高铁血红蛋白也越多 
  E. 赫恩兹小体是变性珠蛋白在红细胞内的沉积 
 
15. [单选题]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是( )
  A. 浮脉 
  B. 洪脉 
  C. 沉脉 
  D. 涩脉 
  E. 虚脉 
 
16. [单选题]细菌的核质是由
  A. 2条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B. 1条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C. 1条单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D. 2条单股环状DNA分子组成 
  E. 2条双股环状RNA分子组成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 
  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措施 
 
18. [单选题]关于分布类型,下面资料可能服从负偏峰分布的是
  A. 某地居民的发汞含量 
  B. 某地所有健康成年女子的体重指标 
  C. 某厂工人的血铅含量 
  D.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 
  E. 正常成年人的尿氟分布 
 
19. [单选题]环境卫生学中研究环境与健康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统计学 
  B. 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 
  C. 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微生物学 
  D. 分子生物学和环境流行病学 
  E. 环境毒理学和卫生学 
 
20. [多选题]危险度评价包括
  A. 化学结构分析 
  B. 危害认定 
  C.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D. 接触评定 
  E. 危险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