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患者,女性,24岁,左上后牙咬颊一月余。检查左上颌第三磨牙颊向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10-08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患者,女性,24岁,左上后牙咬颊一月余。检查左上颌第三磨牙颊向"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左上后牙咬颊一月余。检查左上颌第三磨牙颊向阻生,局部麻醉下拔除。术中牙龈撕裂约1cm,拔牙创渗血明显,此时最佳止血方法是

A. 纱条填塞止血
B. 纱球压迫止血
C. 结扎颈外动脉
D. 牙龈缝合止血
E. 肌内注射止血药物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看见医生每接诊一位患者都会更换了手套就认为防护措施做得比较好,其实除了更换手套外还应当进行( )

A. 接诊每位患者前后洗手
B. 接诊每位患者后洗手
C. 接诊每位患者后换手套
D. 接诊每位患者前洗手
E. 戴手套接诊后洗手,再换手套

正确答案 :A

解析:细菌在密闭的环境中生长很快,取脱手套的过程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医生在接诊每位患者前必须洗手再戴好手套。


[单选题]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淀粉类
C. 蛋白质类
D. 维生素类
E. 脂肪类

正确答案 :D

解析: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人类能量,称为三大生能营养素,糖类和淀粉类属于碳水化合物,故选D。


[单选题]患儿,7岁,右下第一恒磨牙萌出2/3,右下第二乳磨牙早失,选用下列哪种保持器更好

A. 带环丝圈保持器
B. 全冠丝圈保持器
C. 带环远中导板保持器
D. 全冠远中导板保持器
E. 活动功能式保持器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 抑制中枢PC合成
B. 抑制外周PG合成
C. 抑制中枢PG降解
D. 抑制外周PG降解
E. 增加中枢PC释放

正确答案 :A

解析: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物酶(COX),使前列腺素(PG)生成减少。具体机制为①解热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体温正常者几无影响。这和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不同,在物理降温配合下,氯丙嗪能使正常人体温降低。内热原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的。②镇痛作用。解热镇痛药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则有良好镇痛效果;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故临床广泛应用。本类药物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在组织损伤或发炎时,局部产生与释放某些致痛化学物质(也是致炎物质)如缓激肽等,同时产生与释放PG。缓激肽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PG则可使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提高。因此,在炎症过程中,PG的释放对炎性疼痛起到了放大作用,而PG(E1、E2及F2a)本身也有致痛作用。解热镇痛药可防止炎症时PG的合成,因而有镇痛作用。这说明为何这类药物对尖锐的一过性刺痛(由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无效,而对持续性钝痛(多为炎性疼痛)有效。但它们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镇痛作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③抗炎作用。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PG还是参与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发炎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也有大量PG存在;PG与缓激肽等致炎物质有协同作用。解热镇痛药抑制炎症反应时PG的合成,从而缓解炎症。


[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当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处理,不是规定药物的是

A. 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B. 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C. 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D. 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E. 发生过严重不良事件的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 :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zx5evr.html
  • 下一篇:患者,女性,28岁,拔除左下颌第三磨牙后,拔牙窝内出血汹涌,出 患者,男性,38岁,拔除右上颌第二磨牙后搔刮牙窝时发现腭根牙槽窝与上颌窦相通,局部形成一2mm×3mm的瘘口。其最佳处理方法是老年人牙本质和牙髓结构的变化不包括关于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症状,错误的是天疱疮的治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