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全科中级资格免费模拟考试试题(Y1),更多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全科中级资格免费模拟考试试题(Y1),更多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肺胀痰蒙神窍证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 肝风内动抽搐者,加龟版、党参、牡蛎 
  B. 涤痰汤加减 
  C. 可另服安宫牛黄丸 
  D. 血瘀明显者加丹参、红花、桃仁 
  E. 皮肤粘膜出血,咯血者,配清热凉血止血药 
 
2. [单选题]芳香化湿药的主治证是
  A. 水湿内停 
  B. 水湿泄泻 
  C. 湿痹拘挛 
  D. 湿疹湿疮 
  E. 湿阻中焦 
 
3. [单选题]外治阴茎痰核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玉枢丹外敷 
  B. 二白散外敷 
  C. 阳和解凝膏 
  D. 小金丹外敷 
  E. 黑退消敷贴 
 
4. [单选题]具有助阳益阴,固涩下焦功效的药物是
  A. 补骨脂 
  B. 菟丝子 
  C. 益智仁 
  D. 肉苁蓉 
  E. 草河车 
 
5. [单选题]"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主要指的是
  A.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 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 
  C.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D.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E.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6.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右额面部束带状刺痛5天,局部皮肤潮红,皮疹呈簇状水疱,排列如带状,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治疗除取血海、三阴交、太冲外,还应加:
  A. 曲池、合谷、大椎 
  B. 外关、合谷、侠溪 
  C. 尺泽、合谷、大椎 
  D. 风池、合谷、膈俞 
  E. 曲池、合谷、支沟 
 
7. [单选题]蜘蛛痣多出现在下列部位,但不包括
  A. 头颈部 
  B. 上胸部 
  C. 下肢 
  D. 上臂 
  E. 手背 
 
8.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治则的是
  A. 温阳 
  B. 利水 
  C. 祛邪 
  D. 祛痰 
  E. 解表 
 
9. [单选题]麻杏石甘汤的配伍中体现的治法为
  A. 清宣降 
  B. 清疏宣 
  C. 清和降 
  D. 清泻降 
  E. 清泻补 
 
10. [单选题]肝火犯肺属于
  A. 母病及子 
  B. 子病犯母 
  C. 相乘 
  D. 相侮 
  E. 相克 
 
11. [单选题]"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气是
  A. 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元气 
 
1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虚喘特征:
  A. 呼吸短促难续 
  B. 肺虚者操劳后则喘,肾虚者静息时亦苦于气息短促 
  C. 肾气虚衰者可见喘息持续不已 
  D. 深吸为快 
  E. 气怯声低 
 
13. [单选题]下列表现中不是左侧大肠癌常见症状的是
  A. 粪便形状变细 
  B. 血便或脓血便 
  C. 进行性贫血 
  D. 腹绞痛 
  E. 直肠指检扪到肿块 
 
14. [单选题]有关胃癌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尚可考虑手术探查
  A. 上腹可扪及一肿块 
  B. 左锁骨上可触及质硬肿大的淋巴结 
  C. 直肠指诊盆腔内有硬结 
  D. 肝脏触及肿块伴有腹水 
  E. 肺出现转移灶 
 
15. [单选题]属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
  A. 尺泽 
  B. 曲泽 
  C. 曲池 
  D. 少海 
  E. 支沟 
 
16. [单选题]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病证的称为
  A. 合病 
  B. 并病 
  C. 直中 
  D. 越经传 
  E. 表里传 
 
17. [单选题]关于外感咳嗽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宜寒凉收敛 
  B. 宜驱邪宣肺 
  C. 应注意与内伤关系 
  D. 若实中有虚,宜兼补以散之 
  E. 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 
 
18. [单选题]患者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治疗最佳方剂是:
  A. 右归丸 
  B. 左归丸 
  C. 归脾汤 
  D. 附子理中丸 
  E. 补中益气汤 
 
19. [单选题]有关慢性肾炎,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明确关系 
  B. 大部分与急性肾炎之间确定的因果关系 
  C. 发病机制的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 
  D. 不同的病例其肾小球的病变是相同的 
  E.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女性居多 
 
20. [单选题]失枕体检时常见的压痛点在( )
  A. 骶棘肌 
  B. 背阔肌 
  C. 斜方肌 
  D. 冈上肌 
  E. 冈下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