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临床化学技术副高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T1),更多临床化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于急性单核细胞血病的主要鉴别点是
A. 过氧化物酶阳性程度
B. Auer小体有无
C. 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
D. α-醋酸萘酚染色可否被氟化钠抑制
E. 苏丹黑染色阳性程度
2. [单选题]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系统是
A.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B.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 cAMP和cGMP
D.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E. 长反馈和短反馈系统
3. [多选题]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反应过程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包括底物浓度、pH、温度、激活剂及抑制剂等,根据以上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 底物浓度过量和不受限制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
B. 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呈零级反应
C. 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呈正比
D. 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相等时可达最大反应速度
E. 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呈正比
4. [单选题]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A. 血糖水平
B. 血氨基酸水平
C. 血脂水平
D. 血钙水平
E. 血钾水平
5. [单选题]缺钙的病因不包括
A. 长期日照不足
B. 维生素D摄入不足
C. 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D. 肾功能障碍
E. 只补维生素D
6.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总和总是等于大气压P(Amb)
B. 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实测压力
C. 混合气体分压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实测压力
D. 混合气体分压特性同样适合于溶液中的气体
E. 混合气体分压的总和大于实测压力
7. [单选题]稀有碱基在哪类核酸中多见( )
A. mRNA
B. rRNA
C. tRNA
D. 核仁DNA
E. 线粒体DNA
8.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法能将Glu和Lys分开 ( )
A. 阴离子交换层析
B. 凝胶过滤
C. 阳离子交换层析
D. 低层析
E. 电泳
9. [单选题]血镁升高可见于
A.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艾迪森病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 慢性腹泻
10. [单选题]细菌菌体抗原去除鞭毛抗原需
A. 95℃1~1.5小时
B. 95℃2~2.5小时
C. 96℃2~2.5小时
D. 100℃1~1.5小时
E. 100℃2~2.5小时
11. [多选题]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时,用矫正公式的是
A. 总观察例数小于40
B. 总观察例数大于40
C. 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1
D. 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5但是大于1
E. 总观察例数大于100
12. [单选题]对胚胎和胎儿功能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胎儿肺脏发育应形成具有充足表面积的肺泡
B. 妊娠22~24周后,骨髓为主要的造血器官
C. 胎儿肝脏合成蛋白质所需氨基酸主要由母体血液经胎盘逆浓度差主动转运至胎儿血液循环
D. 胎儿的水、电解质平衡主要靠胎盘完成
E. 中期妊娠时胎儿血液中最主要的血红蛋白为胚胎型血红蛋白
13. [单选题]以下肿瘤标志物中属于胚胎抗原类的是
A. CA125
B. ACTH
C. hCG
D. PAP
E. CEA
14. [单选题]关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检查结果,下列正确的是
A. 骨髓多数增生减低
B. 血清铁减低
C. 网织红细胞数增多
D. 血和尿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E. 血清铁蛋白减低
15. [单选题]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A. 微血管系统
B. 基质
C. 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 网状细胞
E. 成熟红细胞
16. [单选题]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下列哪项改变会使抑菌环变小
A. Mg和Ca含量过低
B. Mg和Ca含量过高
C. 胸腺嘧啶核苷和胸腺嘧啶含量过高
D. 胸腺嘧啶核苷和胸腺嘧啶含量过低
E. pH过低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
B. 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C. 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
D.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E. 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时阳性
18. [单选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的根据是
A. 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
B. 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 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D.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
E. 临床症状和体征
19.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全血细胞减少
B. 网织红细胞减少
C. 造血原料减少
D.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E.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20. [单选题]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 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 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 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 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 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