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卫生副高高级职称仿真题库(I9),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卫生副高高级职称仿真题库(I9),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滑石的适应证
  A. 湿热淋证 
  B. 暑湿 
  C. 湿温 
  D. 血痢 
  E. 湿疮、湿疹、痱子 
 
2. [多选题]苦杏仁、苏子的共同功效是
  A. 降气化痰 
  B. 止咳平喘 
  C. 润肠通便 
  D. 润肺止咳 
  E. 降逆止呕 
 
3. [单选题]肛管直肠环的组成是:
  A. 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深部、提肛肌 
  B. 内括约肌下缘、外括约肌浅部、深部、提肛肌 
  C. 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 
  D. 内括约肌下缘、外括约肌浅部、深部,耻骨直肠肌 
  E. 内括约肌下缘、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深部 
 
4.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A. 门静脉高压症 
  B. 腹腔内感染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心房纤颤 
  E. 口服避孕药 
 
5.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症见“背曲肩随”说明病者
  A. 筋将惫 
  B. 肾将惫 
  C. 骨将惫 
  D. 府将坏 
  E. 肝将伤 
 
6. [单选题]下列关于盲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其右侧接回肠 
  B. 大部分被腹膜包被 
  C. 位置不固定 
  D. 长2~5cm 
  E. 没有结肠袋 
 
7. [单选题]《灵兰秘典论》指出膀胱是
  A. 津液之府 
  B. 水脏 
  C. 州都之官 
  D. 受盛之官 
  E. 决渎之官 
 
8. [单选题]患者女,24岁,近半年来出现午后低热,乏力,腹痛由左侧腹部或脐周开始,阵发性感到腹内窜动,有时可见到腹部有起伏的肿物时隐时现,同时可听到高调肠鸣音,嗳气或排气后腹痛可稍有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节段性肠炎 
  B. 溃疡性结肠炎 
  C. 肠肿瘤 
  D. 肠结核 
  E. 梅克尔(Meckel)憩室炎 
 
9. [单选题]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
  A. 桂枝汤 
  B. 桂枝麻黄各半汤 
  C. 桂枝二麻黄一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 
  E. 以上均不能用 
 
10. [多选题]使君子的适应证是
  A. 蛔虫证 
  B. 蛲虫证 
  C. 钩虫证 
  D. 绦虫证 
  E. 小儿疳积 
 
11. [单选题]根据排粪适量检查,将直肠前突深度分3度,中度为
  A. 6~15mm 
  B. 15~30mm 
  C. 20~30mm 
  D. 15~20mm 
  E. 16~30mm 
 
12. [单选题]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
  A. 以四气五味为基础,以所治病为依据。 
  B.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C. 以药性为基础,药效为依据。 
  D. 以治法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E. 以阴阳学说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13. [单选题]大头瘟的病机是
  A. 湿热中阻脾胃 
  B. 热毒内逼营血 
  C. 热毒盛于阳明 
  D. 邪在肺卫 
  E. 邪在上焦 
 
14. [多选题]丁香的适应证是
  A. 肾虚阳痿,宫冷 
  B. 湿疹瘙痒 
  C. 胃寒呕吐 
  D. 虚寒呃逆 
  E. 寒湿脚气肿痛 
 
15. [多选题]低位肛周脓肿包括
  A.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B. 直肠粘膜下脓肿 
  C. 括约肌间脓肿 
  D. 肛管后间隙脓肿 
  E. 直肠后间隙脓肿 
 
16. [单选题]尤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
  A. 羌活 
  B. 荆芥 
  C. 辛夷 
  D. 白芷 
  E. 香薷 
 
17. [多选题]越婢汤的药物组成有( )
  A. 麻黄 
  B. 石膏 
  C. 生姜 
  D. 大枣 
  E. 甘草 
 
18. [单选题]入汤剂需先煎的药物是
  A. 薄荷、白豆蔻 
  B. 蒲黄、海金沙 
  C. 人参、阿胶 
  D. 磁石、川乌 
  E. 麻黄、桂枝 
 
19. [多选题]人体清阳的升降规律是( )
  A. 出上窍 
  B. 实四肢 
  C. 发腠理 
  D. 走五脏 
  E. 归六府 
 
20. [单选题]"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小承气汤主之,其脉象应是
  A. 脉沉实 
  B. 脉迟有力 
  C. 脉滑而疾 
  D. 脉沉紧 
  E. 脉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