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由下面原因引起(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外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多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由下面原因引起( )
A. 严重感染
B. 严重创伤
C. 休克
D. 恶性肿瘤
E. 产科意外
[多选题]鼻饲患者的护理正确的是 ( )
A. 每次鼻饲量<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B. 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开灌入,以防凝块
C. 鼻饲过程中避免注入空气
D. 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E. 长期鼻饲管者应每周更换鼻饲管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1.喂食前应验证胃管是否确在胃内方可进行喂食。 2.每次喂食前后均应灌注30左右35~40℃温开水,再灌注流质饮食或药物,以保持管道清洁、通畅。 3.需翻身吸痰的病人应先翻身或吸痰后,再行喂食,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 4.首次喂食应量少,速度应慢,使病人逐渐适应。每次喂食量不得超过250ml。鼻饲片剂药物时,应先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5.灌食时,病人的头部与胸部至少要抬高30°,灌喂后至少1个小时后才能平卧,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6.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鼻腔护理2次。胃管每周更换1次(于晚上拔出,晨起再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7.喂食后应灌注30左右35~40℃的温开水,以保持管道清洁、通畅。
[多选题]可以出现纵隔扑动的情况有
A.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B. 张力性气胸
C. 闭合性气胸
D. 开放性气胸
E. 胸廓改形术后
正确答案 :ADE
解析:纵隔扑动-纵隔扑动,是在开放性气胸时,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隔扑动。纵隔扑动系呼吸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平衡,纵隔随呼吸两侧摆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处胸壁失去 肋骨支撑而发生胸壁软化,吸气时胸廓扩张胸膜腔产生负压
[多选题]下列措施中是利用条件反射促进排尿的是 ( )
A. 轻揉大腿内侧
B. 让患者听流水声
C. 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D. 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
E. 维持原有的排尿姿势
正确答案 :ABC
解析:①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病人产生尿意,促使排尿。 ②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 ③按摩法:将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次~20次,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病人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病人膀胱区3min~5min,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
[多选题]关于皮脂腺下列叙述正确是
A. 皮脂腺分泌方式是全浆分泌
B. 分泌的皮脂可保护皮肤
C. 皮脂腺分泌受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的调节
D. 除指趾屈侧外,其余部位均有皮脂腺
E. 皮脂主要含有鲨烯、蜡酯和甘油三酯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皮脂腺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导管为复层扁平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上段,也有些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腺泡周边是一层较小的幼稚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生成新的腺细胞。皮脂主要含有鲨烯、蜡酯和甘油三酯。
[多选题]神经阻滞前的准备包括 ( )
A. 常规禁食6小时
B. 心理准备
C. 洗净局部
D. 预注抗生素
E. 阻滞前明确诊断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与全身麻醉患者一样,大范围神经阻滞患者的手术前准备应该从手术日午 夜开始禁食.阻滞前明确诊断,洗净局部,预注抗生素
[多选题]损伤的现场救护包括
A. 心肺复苏
B. 控制外出血
C. 脱离危险环境
D. 骨折固定
E. 内脏复位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符合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临床特征的是
A. 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B. 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C. 切口有红、肿、热、痛
D. 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E. 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正确答案 :ACDE
[多选题]SOAPE格式 ( )
A. 主观资料
B. 客观资料
C. 估计
D. 计划
E. 评价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SOAPE格式,S(subjective date)=主观资料,O(objective date)=客观资料,A(assessment)=评估,P(play)=计划,E(evaluation)=评价
[多选题]接触传染病患者后,手的消毒方法是 ( )
A. 用流水搓洗
B. 用液体清洁剂
C. 双手用力环行搓洗
D. 手指向上,先洗手后洗前臂
E. 注意指缝及手指外侧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在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取抗菌皂液涂擦手、臂,从指尖到肘上l0cm,两手交替刷,包括指甲沟、指尖(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的刷约2min,丢弃小刷,以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另取无菌刷接取抗菌皂液刷手、臂2min,无菌水冲净后待干,或取无菌擦手巾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