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职称考试宝典康复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易错易混在线题库(K8),更多康复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职称考试宝典康复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易错易混在线题库(K8),更多康复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COPD发展到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 )
  A. 肺心病 
  B. 电解质紊乱 
  C. 上消化道出血 
  D. DIC 
  E. 肺性脑病 
 
2. [多选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包括
  A. 手指精细活动作业训练 
  B. 穿衣动作训练 
  C. 转移训练 
  D. 协调平衡的作业训练 
  E. 进食训练 
 
3. [单选题]理中丸的君药是( )
  A. 人参 
  B. 白术 
  C. 炙甘草 
  D. 干姜 
  E. 茯苓 
 
4. [多选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与突触效率改变有关的现象有 ( )
  A. 失神经过敏 
  B. 潜在通路和(或)突触的启用 
  C. 再生长芽 
  D. 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 
  E. 对侧半球的代偿 
 
5. [多选题]排便训练的方法 ( )
  A. 排便时间与患者以往的习惯相符,应尽量在卧位进行 
  B. 排便频度以每日一次为宜 
  C. 便前15分钟可喝一杯热开水引起胃结肠反射 
  D. 可用戴手套的手指插入肛门内轻柔地旋转15~30s 
  E. 便前可进行腹部环形按摩 
 
6. [单选题]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
  A. 心脾两虚证 
  B. 心血亏虚证 
  C. 脾气亏虚 
  D. 气血亏虚证 
  E. 脾肾亏虚证 
 
7. [多选题]与咽交通的是 ( )
  A. 鼻腔 
  B. 口腔 
  C. 喉腔 
  D. 鼓室 
  E. 食管 
 
8. [多选题]肌电图检查的是下运动单位的电生理状态,包括 ( )
  A. 脊髓前角细胞 
  B. 周围神经根 
  C. 神经丛 
  D. 神经干及神经支 
  E.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纤维 
 
9. [多选题]疾病影响程度表用以判断伤病造成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 )
  A. 躯体 
  B. 工作 
  C. 心理 
  D. 环境 
  E. 社会健康 
 
10. [多选题]经皮神经电刺激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 )
  A. 镇痛 
  B. 增强外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供 
  C. 促进成骨效应,加速骨折愈合 
  D. 加速慢性溃疡的愈合 
  E. 降低偏瘫患者的肌张力,缓解痉挛 
 
11. [多选题]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治疗作用是
  A. 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 
  B. 抑制肌肉纤维化、硬化 
  C. 兴奋中枢神经 
  D. 促进上运动神经元疾病所引起的瘫痪恢复 
  E. 缓解肌痉挛 
 
12. [多选题]开始训练排便时应记录 ( )
  A. 大便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B. 大便的量 
  C. 大便的组成 
  D. 大便失禁的情况 
  E. 服用药物 
 
13. [多选题]矫形器装配前治疗的目的包括 ( )
  A. 增强肌力 
  B. 减轻疼痛 
  C.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D. 改善协调功能 
  E. 消除水肿 
 
14. [多选题]属于化痰止咳平喘剂的是( )
  A. 二陈汤 
  B. 小青龙汤 
  C. 清气化痰丸 
  D. 贝母瓜蒌散 
  E. 定喘汤 
 
15. [单选题]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称之为(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消长 
  D. 阴阳互损 
  E. 阴消阳长 
 
16. [单选题]血证的治疗原则为( )
  A. 治标 
  B. 治本 
  C. 标本兼治 
  D.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E. 调整阴阳 
 
17. [多选题]颈椎病患者X线正位片上可能见到 ( )
  A. 钩椎关节增生 
  B. 生理前凸消失 
  C. 椎间隙狭窄 
  D. 椎间孔缩小 
  E. 颈椎棘突排列不在一直线上 
 
18. [单选题]六味地黄丸的功用是( )
  A. 滋补肾阳 
  B. 滋补肾阴 
  C. 补益肾气 
  D. 补养气血 
  E. 益肾健脾 
 
19. [单选题]针刺不当易引起气胸的腧穴是( )
  A. 天府 
  B. 中府 
  C. 尺泽 
  D. 侠白 
  E. 鱼际 
 
20. [多选题]康复心理护理常用的方法 ( )
  A. 提供康复信息和社会支持 
  B. 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机制,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C. 防止医源性影响 
  D. 支持性心理护理 
  E. 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