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以下对脊髓电刺激作用的可能机制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 有证据表明脊髓电刺激能够逆向性激活粗大的有髓神经纤维
B. 脊髓电刺激能够增加内源性阿片
C. 脊髓电刺激通过激活脊髓丘脑束来产生镇痛效应
D. 脊髓电刺激能抑制上行性及下行性抑制通路
E. 脊髓电刺激对异常A-β活动没有影响
2. [单选题]一位38岁护工,在抬一181.6kg重患者时听到自己背部有声响,随后出现背部剧烈的疼痛,并向右腿放射。患者述疼痛如同刺穿背部,伴随放电样的感觉由右腿后侧一路下传至右足底。体检过程中,患者坐在轮椅上,表现很不适。直腿抬高试验和交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除了右踝跖屈肌力4/5,其余肌群肌力5/5。双膝深部腱反射存在,但右踝反射较左踝减弱。患者最可能患有椎间盘突出在()
A. L4-L5导致L4神经根压迫
B. L4-L5导致L5神经根压迫
C. L5-S1导致L5神经根压迫
D. L5-S1导致S1神经根压迫
E. L1-L2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
3. [单选题]髓核化学溶解术中,盘内溶盘常用的胶原酶量是( )。
A. 900~1200IU
B. 100~300IU
C. 600~900IU
D. 300~600IU
E. 1200~1500IU
4. [单选题]发病年龄20~50岁,男性多发,少数有家族史。头痛的发作非常刻板,即疼痛发作的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午睡后或凌晨发作最常见,无先兆,特点是:短暂、剧烈和爆炸样头痛发作。位于一侧眼眶、球后和额颞部,伴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塞和Horner征,每次发作10分钟至3小时,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该头痛属于( )。
A. 复杂型偏头痛
B. 典型偏头痛
C. 丛集性头痛
D. 紧张性头痛
E. 特殊类型偏头痛
5. [单选题]心肾阴虚型胸痹,宜选用( )
A. 血府逐瘀汤
B. 左归饮
C. 右归饮
D. 补阳还五汤
E. 八珍汤
6. [单选题]以下各项均是在纤维肌痛的患者中可以观察到的生物学异常,除了()
A. 对压力引起的疼痛的痛阈降低
B. 经多导睡眠图证实的睡眠失调
C. 脑脊液内P物质水平增加
D. 脑脊液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降低
E. 生理学或生化方面没有中枢敏化的证据
7. [单选题]腰交感链位于()
A. 腰椎横突的前方
B. 腰椎椎体的前外侧缘
C. 腰椎椎体的前方
D. 腹主动脉的后方
E. 下腔静脉的后方
8.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9.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所指的病理情况是(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平衡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互损
10. [单选题]跖管综合征可能进行的治疗干预不包括( )。
A. 手术松解屈肌支持带
B. 在跗骨管内注射局部镇痛剂与类固醇
C. 口服皮质类固醇
D. 治疗神经病性疼痛的药物如:加巴喷丁
E. 内弓支持
11. [单选题]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分类以下正确的是
A. 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障碍两大类
B.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性三大类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两大类
D. 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三大类
E. 造血原料不足、失血和溶血三大类
12. [单选题]下列与针灸的镇痛效用无关的是()
A. 烟碱
B. 5羟色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一氧化氮
E. β内啡肽
13. [多选题]让电子病历符合安全标准需要()
A. 行政保障措施
B. 硬件保障措施
C. 技术保障措施
D. 财务可行性保障措施
14. [单选题]药物治疗幻肢痛是非常困难的。以下()药物的疗效还未被良好的对照研究所证实。
A. 曲马多
B. 加巴喷丁
C. 美金刚
D. 阿米替林
E. A和C
15. [单选题]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6. [单选题]膀胱经的体表走向是( )
A. 从胸走手
B. 从手走头
C. 从头走足
D. 从足走胸
E. 从胸走足
17. [单选题]关于射频消融术和冷冻消融术的比较,以下最为准确的描述是()
A. 冷冻止痛所使用的的探针通常比射频消融所使用的探针直径更小
B. 冷冻止痛法的缺点之一是操作者在将探头末端稳定在准确位置的同时必须手扶一个更重的设备
C. 冷冻和射频造成的毁损大小相似
D. 冷冻止痛法和射频消融损伤技术的精确程度相同
E. 冷冻止痛法不如射频消融术之处在于冷冻止痛会引起沃勒变性
18. [单选题]下列关于偏头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最新的证据支持偏头痛机制为皮质扩散性抑制
B. 皮质扩散性抑制的活化已成为预防偏头痛的靶目标
C. 最新证据显示心脏右向左分流和偏头痛之间明确的因果关系
D. 偏头痛的病理生理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有关,而非颅内与疼痛产生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CNS)
E. >90%的偏头痛患者有先兆
19. [单选题]下列关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的描述,错误的是
A. NSAIDs属对症治疗不属对因治疗
B. NSAIDs具有封顶效应
C. NSAIDs属于三阶梯用药的第一步
D. NSAIDs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E. 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联用可增强药效
20. [多选题]对于一个癌症患者,以下可能为化疗的不良反应的是()
A. 毒性周围神经病变
B. PHN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C. 股骨头坏死
D. 风湿病
1.正确答案 :A
解析:A.脊髓电刺激过程中能够通过腓肠肌测量逆行性反应。2002年SCS机制的文献和2008年16名患者测量中均有报道[Oakley JC,Prager JP.Spinal cord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c-tion.spine.2002;27(22):2574-2583].
[Buonocore M,Bonezzi C,Barolet G.Neu-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antidromic activation of large myelinated fibers in low limbs during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pine.2008;33(4):E90-93].B.脊髓电刺激作用不能用纳洛酮拮抗,脊髓电刺激与内源性阿片无关。
C.存在机械性镇痛作用,事实上,脊髓丘脑束的抑制是脊髓电刺激的机制之一。
D.这是疼痛的一个机制。事实上,脊髓电刺激的一个可能的机制就是增强或削弱抑制性通路。一篇关于脊髓电刺激的综述中提到,一个可能的机制就是活化脊髓脑干或丘脑系统来增强或减弱抑制作用。
[Oakley JC,Prager JP.Spinal cord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ction.spine.2002;27(22):2574-2583].E.根据2002年的综述,脊髓电刺激的主要作用于疼痛感觉的A-B活动。
[Oakley JC,Prager JP.Spinal cord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ction.spine.2002;27(22):2574-2583].
2.正确答案 :D
解析:腰椎神经根病往往是椎间盘突出引起。根据突出的椎间盘的位置及方向共同导致神经根病变,可影响特定的神经根。L5-S1的椎间盘突出最可能是由于节段发生移位。如在侧隐窝或椎间孔,椎间盘突出可能会损害同一水平的神经根(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也可影响该神经根的下一水平(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S1神经根病导致S1分布的皮节区域出现疼痛,并引起感觉、运动的改变。疼痛被描述为射穿样,有时在大腿后侧出现酸痛和烧灼感,并向脚底放射。感觉功能检查显示同一分布范围的轻触感和针刺感减低。S1神经根病导致跖屈功能减弱,因此用脚尖走路。S1神经根压迫严重时大多会出现踝反射减弱。体格检查发现直腿抬高实验及交叉直腿抬高实验(对侧下肢抬高引起患侧下肢再次疼痛)均阳性。
3.正确答案 :D
解析:胶原酶盘内溶盘时,剂量过大会引起术后疼痛剧烈,通常将300~600IU溶于1ml生理盐水内缓慢注入患者椎间盘内。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B
6.正确答案 :D
解析:在大多数纤维肌痛的患者中可以观察到的生物学异常包括:
经多导睡眠图证实的睡眠失调
中枢敏化的生理学或生化学证据
时间上的叠加效应以及继发性的疼痛
脑成像发现的对压力引起的疼痛的痛阈降低
生物胺水平低下驱动对伤害性刺激的下行性抑制
脑脊液P物质水平升高
仅在原发性纤维肌痛,可有脑脊液NGF水平升高
7.正确答案 :B
解析:腰交感链包括神经节前轴突和神经节后神经元,位于椎体的前外侧缘。腹主动脉位于交感链的前内侧。
8.正确答案 :A
9.正确答案 :D
10.正确答案 :C
11.正确答案 :B
12.正确答案 :A
解析:电针诱使神经元型NO/NADPH(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在大鼠的薄束核中表达上调,然后针刺信号通过丘脑髓质背侧通路传导。这在交感反射的中枢自我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于针灸在躯体和内脏痛、心血管调节方面起效。其他的证据同样支持这一理论,这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β内啡肽一样作为介质。
13.正确答案 :ABC
解析:保障电子病历安全性的新规则主要归结为需要逐步实践的三套标准。
A.在行政管理的以下情况设置保护措施:
进入电脑系统时
有步骤地训练员工时
准备应对黑客侵入或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后果时
制定与生意伙伴的合同时
B.硬件保障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设立工作站的使用及安保程序
设置电子媒体的再使用及清理程序
C.技术保障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控制员工电脑的登录及登出
监控患者信息的调阅
建立计算机使用者的认证系统
D.并未设立财务可行性保障措施
14.正确答案 :C
解析:A和D在治疗首次参与试验的患者中,曲马多和阿米替林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幻肢痛和残肢痛。
B.相对于空白对照,加巴喷丁可更好地减轻幻肢痛。
在应用阿片类药物前,不应该认为药物无法缓解疼痛。静脉(Ⅳ)和口服吗啡被证实可减轻幻肢痛。病理报道亦显示美沙酮也对疼痛有效。
其他一些研究并未能证实口服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胺可成功缓解疼痛。
治疗截肢后疼痛的一些建议(未经证实)[注意:辨别术后早期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于4周)以及幻肢痛和残肢痛这两点非常重要]:
术后早期疼痛
残肢痛:
传统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
阿片类药物
+/-与硬膜外镇痛治疗相结合
残肢幻肢痛:
如果明确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性或残肢感觉异常)—尝试TCAs或抗惊厥药物。
慢性疼痛
残肢痛:
局部残肢手术:如果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应该考虑进行翻修;除非存在交感神经相关的疼痛,否则应避免行手术。
局部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有残肢痛而不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那么可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或辣椒素。
残肢幻肢痛(药物治疗,按个人喜好):
加巴喷丁1200—2400mg/d,缓慢滴注。最大剂量3600mg/d。
TCAs(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100—125mg/d,缓慢滴注。治疗开始前检查心电图(ECG)。当剂量>100mg/d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如果需要镇静,应使用阿米替林。
如果疼痛为阵发性、刀刺样的或放射性的:
奥卡西平600-900mg/d。初始剂量为300mg,每日增量300mg。
加巴喷丁450mg/d。初始剂量为150mg,每日增量150mg。10天后达最大剂量时监测血药浓度。
拉莫三嗪100-200mg/d。初始剂量为25mg/d,缓慢滴注增量至25mg/14d(避免出现皮疹)。
阿片类药物(长效类)或曲马多
如果以上治疗均无效,那么患者应拜访疼痛门诊
在疼痛诊疗中心:可尝试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或者氯胺酮。如果利多卡因试验阳性—再次考虑抗惊厥药物。如果氯胺酮试验阳性:考虑美金刚胺或者金刚烷胺。
包括按摩、手法治疗和在运动范围内的被动拉伸运动的理疗可避免残肢的营养性改变和血管充血。经皮神经电刺激、针刺、超声和催眠疗法对残肢幻肢痛均有益处。
15.正确答案 :C
16.正确答案 :C
17.正确答案 :B
解析:A.冷凝止痛探针通常比射频探针直径更大。目前冷凝止痛的探针大小为1.4—2mm,1.4mm的探针用14号或16号导管,2mm的探针应插12号导管。射频通常使用22号导管,其外直径0.7—0.72mm。
B.冷凝止痛设备要同时维持支撑设备和针尖位置准确性非常麻烦。而射频时用的探针更小、更轻故而更容易控制。
C.冷凝探针针尖形成的冰冻球大小比射频的作用范围更大。
D.由于射频技术可达到更小的松解范围,可以进行更小规模的目标损毁。
E.冷凝止痛与射频技术都会引起沃勒变性,所以神经瘤形成的风险比苯酚小。
18.正确答案 :A
解析:A.多点突变在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中的最新研究发现,偏头痛和它的变体可能是通过阵发性的离子转运机制紊乱造成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相关的突变使大脑更容易受到由于突触过度释放谷氨酸,或从突触间隙谷氨酸钾去除减少,持续性钠流入导致的长时间的皮质传播抑制。
B.阻止皮质扩散性抑制已成为预防治疗偏头痛的目标。长期应用β阻断剂、丙戊酸钠、托吡酯、麦角新碱或阿米替林减少钾诱发皮质扩散性抑制的数目,升高诱发大鼠皮质扩散抑制的电刺激阈值。最近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成像研究也指出沉默的皮质扩散性抑制是基本机制之一。皮质扩散性抑制的重复波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有害影响,并可能导致脆弱大脑区域(如易感个体的小脑)的静息缺血性病变。
C.RLS和偏头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卵圆孔闭合后偏头痛症状消失或改善进一步支持两者的关系。尽管如此,该机制以及其因果关系的问题需进一步的阐明。
D.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包括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产生疼痛的头盖骨结构。
19.正确答案 :E
解析:NSAIDs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药物,能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但其不能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病理机制,不能改善预后及根治疾病。NSAIDs联用不能增加药效,反而会增加胃肠道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20.正确答案 :ABCD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2070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