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小儿内科卫生职称正高历年考试真题试卷(M2),更多小儿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小儿内科卫生职称正高历年考试真题试卷(M2),更多小儿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 )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2. [单选题]阴虚火旺型心悸可出现( )
  A. 面色无华 
  B. 善惊易恐 
  C. 心烦少寐 
  D. 形寒肢冷 
  E. 心痛阵作 
 
3. [多选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采取下列哪些治疗方法
  A. 换血疗法 
  B. 光照疗法 
  C. 给予抗生素治疗 
  D. 纠正缺氧及酸中毒 
  E. 出生后1天内输白蛋白 
 
4. [多选题]适用于肝气郁滞胁痛的药物是( )
  A. 香附 
  B. 青皮 
  C. 枳实 
  D. 佛手 
  E. 川楝子 
 
5. [多选题]须与小儿癫痫相鉴别的非癫痫性发作疾病包括以下哪几种?( )
  A. 屏气发作 
  B. 晕厥 
  C. 夜惊 
  D. 婴幼儿擦腿综合征 
  E. 失张性发作 
 
6. [多选题]肌张力减低见于
  A. 周围神经炎 
  B. 小脑病变 
  C. 锥体外系受损 
  D. 锥体束受损 
  E. 前角灰质炎 
 
7. [多选题]关于MPV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含义是
  A. MPV伴随血小板增多而加大,表示造血功能衰竭 
  B. 不具备独立的临床意义 
  C. 由血液分析仪自动计算得出 
  D. 表示平均血小板容积 
  E. MPV伴随血小板减少而降低,表示造血功能恢复 
 
8. [多选题]RAS对血压的影响机制包括
  A.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B. 促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C. 促醛固酮分泌 
  D.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9. [多选题]属于消食剂的是( )
  A. 保和丸 
  B. 枳实导滞丸 
  C. 瓜蒂散 
  D. 温脾汤 
  E. 大黄牡丹皮汤 
 
10. [多选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采取下列哪项治疗方法 ( )
  A. 换血疗法 
  B. 纠正缺氧及酸中毒 
  C. 光照治疗 
  D. 生后1天内输白蛋白 
  E. 输注免疫球蛋白 
 
11. [多选题]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但除了
  A. 泌尿系统感染 
  B. 生殖系统感染 
  C. 使用抗代谢药物 
  D. 内分泌系统感染 
  E. 精索静脉曲张 
 
12. [多选题]正常新生儿下列哪项体征可以呈阳性反应 ( )
  A. 克氏征 
  B. 巴氏征 
  C. 布氏征 
  D. 佛斯特征 
  E. 奥氏征 
 
13. [多选题]动态心电图仪的基本组成包括
  A. 心电图机 
  B. 心电分析软件 
  C. 导联线和记录器 
  D. 计算机系统 
  E. 活动平板 
 
14. [单选题]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是( )
  A. 经络系统 
  B. 五脏 
  C. 六腑 
  D. 奇恒之腑 
  E. 血、脉 
 
15. [多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 ( )
  A. 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 
  B. 男:女约2:l 
  C. 70%病例有水肿 
  D. 半数以上可有肉眼血尿 
  E. 少数患儿临床表现类似肾病综合征 
 
16. [多选题]婴儿重症腹泻静脉补钾盐时应注意
  A. 治疗前6h内排过尿,或输液后有尿 
  B. 静滴浓度不宜超过0.3% 
  C. 静脉滴注时间不宜少于6~8h(指全天总量) 
  D. 总量每天每千克体重氯化钾0.6g 
  E. 以上都不是 
 
17. [多选题]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制半夏 
  B. 橘红 
  C. 茯苓、炙甘草 
  D. 枳实 
  E. 胆南星 
 
18. [多选题]化脓性脑膜炎即刻进行腰穿的禁忌证为 ( )
  A. 颅内压增高征明显 
  B. 严重心肺功能受累 
  C. 休克 
  D. 腰穿部位皮肤感染 
  E. 昏迷 
 
19. [多选题]关于流感,叙述正确的有
  A.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型 
  B. 抗原性飘移可引起世界大流行 
  C. 抗原性转换可引起世界大流行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多源重组毒株 
  E. 世界大流行时,新生儿有母传抗体保护不易感 
 
20. [单选题]针刺背俞穴时常选用的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 
  D. 仰靠坐位 
  E. 俯伏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