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药物的协同作用包括
A. 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叠加作用
B. 增效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
C. 相加作用、叠加作用、增敏作用
D. 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
E. 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增敏作用
2. [单选题]以下"WHO定义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叙述中,关键的字句是
A. 任何有伤害的反应
B. 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 在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
D. 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
E.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
3. [单选题]毒性药品生产记录要保存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E. 5年
4. [单选题]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哪一条
A. 无菌,具有对组织的安全性
B. 无微粒
C. pH值在4~9范围内
D. 无热原
E.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5. [单选题]不完全康复时
A. 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
B. 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
C. 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D. 机体的自稳调节完全恢复正常
E. 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
6. [单选题]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最突出特点是
A. 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过敏
B. 超广谱抗感染药
C. 对革兰阳性菌活性强
D. 对革兰阴性菌活性强
E. 具良好的组织渗透性
7. [单选题]以下哪个符合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A. 芳伯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处于间位活性最强
B. 苯环上有其他取代基替代氨基时活性增大
C. 磺酰氨基N上有双取代基时活性增强
D. 磺酰氨基N上有苯环取代时活性增强
E. 芳伯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成对位
8. [单选题]一般多晶型的药物在试制混悬型注射剂时应选用
A. 过渡态
B. 晶型
C. 含结晶水
D. 亚稳定态
E. 稳定态
9. [单选题]临床安全性评价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或容易纠正
B. 不良反应类型少
C. 不良反应类型多
D. 不良反应可预测,可预防
E. 不良反应少
10. [单选题]麻醉药品处方书写必须完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患者的
A. 身份证号、疾病
B. 身份证号、病历号
C. 身份证号、药品名称
D. 身份证明编号、临床诊断
E. 身份证号、药品名称与数量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妊娠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妊娠期用药应权衡利弊,尽量选用对妊娠妇女及胎儿比较安全的药物
B. 妊娠期用药需注意用药时间、疗程和剂量的个体化
C. 必要时需测定妊娠妇女的血药浓度,以及时调整剂量
D. 临床试验的药物,如证明安全有效,则可用于妊娠妇女
E. 疗效不确定的药物禁止用于妊娠妇女
12. [单选题]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 20%
B. 30%
C. 40%
D. 50%
E. 60%
13. [单选题]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的主要原因是
A. 可能引起肝损伤
B. 可能引起肾损伤
C. 可能引起胃肠道损伤
D. 可能引起皮疹
E. 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
14. [单选题]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
A. 毒扁豆碱
B. 阿托品
C. 新斯的明
D. 胆碱酯酶复活药
E. 琥珀胆碱
15. [单选题]聚乙烯醇
A. 控释膜材料
B. 骨架材料
C. 压敏胶
D. 背衬材料
E. 保护膜材料
16. [单选题]下列除哪种情况外禁止洗胃
A. 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者
B. 水溶液药物中毒时
C. 强腐蚀剂中毒患者
D. 口服汽油中毒患者
E. 发生呼吸停止的患者
17. [单选题]青霉素在强酸条件下的最终分解产物为
A. 青霉噻唑酸
B. 青霉烯酸
C. 青霉二酸
D. 青霉醛和青霉胺
E. 青霉烷酸
18. [单选题]常与麦角胺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是
A. 咖啡因
B. 贝美格
C. 二甲弗林
D. 尼可刹米
E. 洛贝林
19. [单选题]氯霉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神经炎及视力障碍
B. 二重感染
C. 肝毒性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灰婴综合征
20. [单选题]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E. 转化
1.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的协同作用包括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3种。
2.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不良反应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过程中,病人接受正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或与用药无关的反应;系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正确答案 :E
解析:生产药品及制剂,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在本单位药品检验人员的监督下准确投料,并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保存5年备查。
4.正确答案 :B
解析: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合格、pH值在4~9范围内、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安全性、稳定性、降压物质、不溶性微粒等。故正确答案为B.
5.正确答案 :C
解析:不完全康复机体尚处于病理状态中,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未处于生理状态。故正确答案为C.
6.正确答案 :B
解析: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不仅保持了第三代喹诺酮抗菌的优点,还进一步扩大到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临床上主要用于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属所致的烫伤感染、手术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二次感染。第四代在第三代的基础上,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部分厌氧菌、革兰阳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提高,并具有明显抗菌后效应。故正确答案为B.
7.正确答案 :E
解析: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包括芳伯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成对位,邻位和间位结构无抑菌作用;苯环用其他环代替,或者在苯环上引入其他基团,都将使抑菌作用降低或消失;磺酰胺基N-单取代化合物可使抑菌作用增强,杂环取代,抑菌作用均明显增强,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丧失活性;4位氨基上的取代基在体内可以分解为游离氨基,仍有活性。故正确答案为E.
8.正确答案 :E
解析:对于具有多晶型现象的药物,应确定其有效晶型,并对无效晶型进行控制,试制混悬型注射剂时应选用稳定态。故正确答案为E.
9.正确答案 :C
解析:在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其基本原则是①不良反应少。②不良反应类型少。③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或容易纠正。④不良反应可预测,可预防,而其中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0.正确答案 :D
解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前记"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
11.正确答案 :D
解析:妊娠期妇女如有用药的必要,则应注意以下七项原则:(1)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和适应证。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有病不用,因为孕妇的疾病同样会影响胎儿,更不能自选自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已证明对胎儿无害的药物。(2)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能不用的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物,应考虑不用或暂停使用。(3)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坚持合理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4)当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应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5)已肯定的致畸药物禁止使用。如孕妇病情危重,则慎重权衡利弊后,方可考虑使用。(6)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物。(7)禁止在孕期用试验性用药,包括妊娠试验用药。故此题应选D。
12.正确答案 :A
解析: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13.正确答案 :E
解析:解热镇痛药应用3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或向医师咨询。因为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一般人群短期规范应用常规剂量不会引起皮疹、胃肠道损伤以及肝、肾损伤。
14.正确答案 :C
解析:新斯的明是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抑制AChE活性,减少ACh的灭活而表现M、N样作用;还能直接兴奋NM胆碱受体,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对骨骼肌作用最强,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对腺体、眼的作用弱。临床应用有重症肌无力,腹部胀气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过量中毒的解救等。故正确答案为C。
15.正确答案 :B
解析:经皮给药制剂的常用材料分为控释膜材料、骨架材料、压敏胶、背衬材料、药库材料和保护膜材料。骨架材料常用一些天然与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和疏水性的聚硅氧烷.所以第1题答案为B。常用的压敏胶材料有聚异丁烯、聚丙烯酸酯和聚硅氧烷三类,所以第2题答案为C。控释膜材料常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所以第3题答案为A。保护膜材料常用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薄膜,所以第4题答案为E。背衬材料常用由铝箔、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铝箔,所以第5题答案为D。药库材料可以用单一材料,也可以用多种材料配置的软膏、凝胶或溶液,如卡波姆、HPMC、PVA,各种压敏胶和骨架材料也同时可以是药库材料。
16.正确答案 :B
解析:洗胃的禁忌证:①深度昏迷,洗胃后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暂停;②强腐蚀中毒,有可能引起食管及胃穿孔;③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如汽油)口服中毒,反流吸入后可引起类脂性肺炎;④休克患者血压尚未纠正者。上述禁忌证并不是绝对的,应根据个别情况而定。水溶液中毒者除外。
17.正确答案 :D
解析:考查青霉素的化学稳定性。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的最初分解产物是青霉二酸,最终分解产物为青霉醛和青霉胺,故选D。
18.正确答案 :A
解析:咖啡因主要用于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酒精及急性感染中毒所致的呼吸、循环衰竭,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所以答案为A。
19.正确答案 :C
解析:氯霉素主要的不良反应有: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分为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和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但死亡率高;②灰婴综合征,发生循环衰竭、腹胀、呕吐、进行性皮肤苍白等;③长期应用可偶见视神经炎、共济失调、维生素缺乏及二重感染等;④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神经炎及视力障碍,不会引起肝毒性,所以答案为C。
20.正确答案 :A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A。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2qm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