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历年真题(B7),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历年真题(B7),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正常腹部不能触到的脏器是
  A. 腹主动脉 
  B. 腰椎椎体 
  C. 胆囊 
  D. 乙状结肠 
  E. 横结肠 
 
2. [单选题]下列方剂组成中不含有生姜、大枣的是
  A. 桂枝汤 
  B. 理中丸 
  C. 吴茱萸汤 
  D. 小建中汤 
  E. 炙甘草汤 
 
3. [单选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指的是
  A.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 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 
  C.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D.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E.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4. [单选题]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的是
  A. 邓巴 
  B. 罗森曼 
  C. 弗里德曼 
  D. 亚历山大 
  E. 弗洛伊德 
 
5. [单选题]壮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紫赤密布,舌绛,干燥起刺,状如杨梅,脉细数。其治疗用方选
  A. 清营汤 
  B. 凉营清气汤 
  C. 桃核承气汤 
  D. 三甲复脉汤 
  E. 普济消毒饮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望舌形的内容
  A. 老嫩舌 
  B. 裂纹舌 
  C. 齿痕舌 
  D. 点刺舌 
  E. 强硬舌 
 
7. [单选题]卫生法中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是
  A.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 
  B. 犯罪动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客体、犯罪动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动机 
 
8. [单选题]患者潮热,热势较高,每于下午3~5时热甚,此种潮热称为
  A. 日晡潮热 
  B. 阴虚潮热 
  C. 骨蒸潮热 
  D. 湿温潮热 
  E. 气虚潮热 
 
9. [单选题]"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是哪一府将惫矣
  A. 髓之府 
  B. 筋之府 
  C. 肾之府 
  D. 胸中之府 
  E. 命门 
 
10. [单选题]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的药组是
  A. 前胡、浙贝母 
  B. 瓜蒌、天竺黄 
  C. 竹茹、桔梗 
  D. 白前、荆芥 
  E. 旋覆花、马兜铃 
 
11. [单选题]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A. 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B. 太阴脾虚,饮食停积 
  C. 邪陷阳明,腑气不通 
  D. 脾虚湿阻,气机不利,阳气时通时闭 
  E. 误下邪陷,寒痰结于胸膈,波及腹部 
 
12. [单选题]方药配伍体现"以泻代清"特点的方剂是
  A. 调胃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大承气汤 
  D. 凉膈散 
  E. 导赤散 
 
13. [单选题]头晕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健忘失眠,舌有斑点,脉细涩,属
  A. 肝火炽盛证 
  B. 肝阳上亢证 
  C. 瘀阻脑络证 
  D. 痰蒙心神证 
  E. 肝阳化风证 
 
14. [单选题]旋覆代赭汤中的君药是
  A. 旋覆花 
  B. 代赭石 
  C. 人参 
  D. 半夏 
  E. 生姜 
 
15. [单选题]治疗流行性脑膜炎首选
  A. 磺胺嘧啶 
  B. 链霉素 
  C. 青霉素 
  D. 庆大霉素 
  E. 氯霉素 
 
16. [单选题]不承担任何道德代价的人体试验方法是
  A. 常规试验 
  B. 天然试验 
  C. 安慰剂试验 
  D. 双盲法试验 
  E. 常规试验和安慰剂试验 
 
17. [单选题]《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A. 干霍乱 
  B. 湿霍乱 
  C. 热霍乱 
  D. 寒霍乱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对"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错误理解是
  A. 胆对十一脏腑的功能具有决断作用 
  B. 胆主少阳春生之气,余脏从之 
  C. "十一"乃"土"字之误,"决"乃疏通之意 
  D. 胆强气勇,助正抗邪 
  E. 胆对五脏六腑所藏之神具有决断功能 
 
19. [单选题]属大承气汤证的是
  A.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B. 腹满时减,喜温喜按 
  C. 腹满时轻时重,重时不喜温按 
  D.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E.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20. [单选题]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则是
  A. 正治 
  B. 反治 
  C. 标本兼治 
  D. 急则治其标 
  E. 缓则治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