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职称在线题库在线练习(B8),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职称在线题库在线练习(B8),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划分人体阴阳不确切的是
  A.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B.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C.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D. 腹部为阳,背部为阴 
  E. 心为阳,肾为阴 
 
2.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头痛的病因是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血管性头痛 
  C. 脑膜炎 
  D. 脑出血 
  E. 脑外伤 
 
3. [单选题]女性,50岁,身高154cm,体重62kg,因外阴瘙痒就诊,查血糖13mmol/L,尿糖(++),血象未见异常。该患者治疗宜
  A. 控制饮食 
  B. 控制饮食+格列齐特 
  C. 控制饮食+格列喹酮 
  D. 控制饮食+二甲双胍 
  E. 控制饮食+胰岛素 
 
4. [单选题]乌梅丸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党参 当归 
  B. 蜀椒 肉桂 
  C. 黄连 黄芩 
  D. 生姜 细辛 
  E. 桂枝 炮附子 
 
5. [单选题]独活寄生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川芎 苍术 
  B. 细辛 防风 
  C. 白术 茯苓 
  D. 秦艽 桂枝 
  E. 熟地 芍药 
 
6.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心所属的是
  A. 阴精之本 
  B. 生命之本 
  C. 先天之本 
  D. 封藏之本 
  E. 水火之宅 
 
7. [单选题]桔梗、枳壳同用的方剂是
  A. 黄龙汤 
  B. 柴葛解肌汤 
  C. 百合固金汤 
  D. 参苓白术散 
  E. 血府逐瘀汤 
 
8. [单选题]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区别关键是
  A. 发热的高低 
  B. 汗出的多少 
  C. 恶寒的有无 
  D. 津伤气耗的轻重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患者突发心动过速,心率160次/分,按摩颈动脉窦后心率降为65次/分,诊断为
  A. 室性心动过速 
  B. 阵发性室上速 
  C. 窦性心动过速 
  D. 心房扑动 
  E. 心房颤动 
 
10. [单选题]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
  A.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及S-T段斜形上抬 
  B.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及S-T段水平下移 
  C.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下上抬及T波改变 
  D.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上抬及T波改变 
  E. 对应导联出现S-T段水平下移及T波倒置 
 
11. [单选题]治疗ALI/ARDS的首要原则和基础是
  A. 彻底治疗原发病灶 
  B. 使用广谱抗生素 
  C. 纠正缺氧 
  D. 机械通气 
  E. 液体管理 
 
12. [单选题]既可以出现自汗,也可以出现盗汗的证是
  A. 阳气亏虚证 
  B. 瘀血内阻证 
  C. 阴液亏虚证 
  D. 气阴两虚证 
  E. 血液亏血证 
 
13.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重用生姜的是
  A. 小建中汤 
  B. 吴茱萸汤 
  C. 实脾散 
  D. 健脾丸 
  E. 温经汤 
 
14. [单选题]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的是
  A.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C.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D. 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E. 阴阳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 
 
15. [单选题]具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药物是
  A. 制首乌 
  B. 桑椹 
  C. 旱莲草 
  D. 阿胶 
  E. 熟地黄 
 
16.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述血痹的主要治法是
  A. 活血化瘀 
  B. 补血和营 
  C. 通阳行痹 
  D. 祛风通络 
  E. 补益气血 
 
17. [单选题]乌梅丸的主治病证是
  A. 气厥 
  B. 热厥 
  C. 蛔厥 
  D. 痰厥 
  E. 血厥 
 
18. [单选题]既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又能安胎的药物是
  A. 桑叶 
  B. 洋金花 
  C. 蒲黄 
  D. 艾叶 
  E. 款冬花 
 
19. [单选题]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所属的是
  A. 五脏 
  B. 六腑 
  C. 传化之腑 
  D. 奇恒之腑 
  E. 五体 
 
20. [单选题]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功用是
  A. 利水消痰 
  B. 温阳化气 
  C. 温阳利水 
  D. 温肺化饮 
  E. 温经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