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卫生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W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23   [手机版]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卫生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W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卫生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W6),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中风先兆常可见(  )。

A. 头晕头痛,肢麻语涩
B. 神昏肢冷,醒后如常
C. 神昏吐沫,醒后如常
D.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E. 神昏肢冷,两手握固


2. [单选题]胃痛饮食停滞型的护治法则是(  )。

A.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B.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C.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D. 散寒温胃,健脾止痛
E. 益胃养阴


3. [单选题]据《灵枢·师传》所论,“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的病机是

A. 胃中寒
B. 胃中热
C. 肠中寒
D. 肠中热
E. 以上均非


4. [单选题]患者,女,患胎位不正,首选穴位是( )

A. 三阴交
B. 至阴
C. 耳穴子宫
D. 阳陵泉
E. 足三里


5. [单选题]下列含有干姜、生姜的方剂是

A. 小半夏汤
B. 半夏干姜散
C. 生姜半夏汤
D. 干姜人参半夏丸
E. 小半夏加茯苓汤


6. [单选题]下列治法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A. 寒者热之
B. 劳者温之
C. 甚者从之
D. 微者逆之
E. 坚者削之


7. [单选题]对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可采用(  )

A. 扶正法
B. 祛邪法
C. 扶正与祛邪兼用
D. 先扶正后祛邪
E. 先祛邪后扶正


8. [单选题]《灵枢·营卫生会》所言"太阳主外"的"外"是指

A. 卫气
B. 胃气
C. 外邪
D. 肌表
E. 阳气


9. [单选题]某女,20岁,新嫁。其夫外出经商二年未归,自此不欲饮食,胃脘胀闷,困卧如痴,多面向里坐卧,脉缓涩。其病机当为

A. 悲则气消
B. 思则气结
C. 恐则气下
D. 喜则气缓
E. 劳则气耗


10. [多选题]猪苓汤的功用有( )

A. 清热
B. 利水
C. 养阴
D. 通阳
E. 解表


11. [单选题]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

A. 30分钟
B. 1小时
C. 40分钟
D. 15分钟
E. 50分钟


12. [多选题]《灵枢·本藏》中,“此人之常平也”应当包括

A. 禀赋强
B. 血和
C. 卫气和
D. 志意和
E. 寒温和


13. [单选题]"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

A. 太阴
B. 阳明
C. 少阴
D. 厥阴
E. 少阳


14. [单选题]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确立的治疗方法是( )

A. 培土生金
B. 培土制水
C. 抑木扶土
D. 佐金平木
E. 泻火补水


15. [单选题]肾病临床最常见的主症为( )

A. 耳鸣
B. 眩晕
C. 水肿
D. 小便短少
E. 腰膝酸软


16. [多选题]风寒外束,内兼郁热的汤证是( )

A.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B.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C.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D. 大青龙汤证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证候类型可属于中焦病候?( )

A. 湿热困脾
B. 邪结肠腑
C. 邪在少阳
D. 热郁胸膈
E. 胃热亢盛


18. [单选题]太阳病发汗后,脉由浮变为沉迟,而仍身疼痛,当治以

A. 小建中汤
B. 桂枝汤
C. 四逆汤
D.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E. 桂枝附子汤


19. [单选题]腧穴按摩操作过程中用力不应( )

A. 均匀
B. 柔和
C. 持久
D. 小力
E. 深透


20.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的症状是

A. 皮肤痛
B. 肌肉疼痛
C. 寒栗而不能自制
D. 肢节痛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3xzgmq.html
  • 下一篇: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W6) 心悸,脉细弱。证属(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是以升降出入,说明了气的运动具有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 )午后发热,属( )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属于:( )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危及病人生命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