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考试宝典2024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卫生职称全套模拟试题(O9),更多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社会经济状况涵盖的内容有
  A.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学习环境 
  B. 文化教育、卫生保健 
  C. 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质量 
  D.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职业 
  E. 亲子情感联结、个人与社会成员的交往等有关因素 
 
2. [单选题]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 )
  A. 本草 
  B. 青草药 
  C. 方剂 
  D. 天然药物 
  E. 生物药物 
 
3. [多选题]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
  A. 目1 
  B. 眼 
  C. 肝 
  D. 耳尖 
  E. 目2 
 
4.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A. 尿血 
  B. 咯血 
  C. 吐血 
  D. 便血 
  E. 衄血 
 
5. [单选题]郁证总的治则是( )
  A. 行气化痰 
  B. 利湿清热 
  C. 益气养血 
  D. 疏通气机 
  E. 消食行气 
 
6.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口对口吹气法中吹气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于病人毫无作用 
  B. 空气中氧的含量约占20%,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占0.03% 
  C.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为16%,二氧化碳为4% 
  D. 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坚持进行口对口吹气 
  E. 当垂危病人呼吸、心跳同时停止时,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须同时进行 
 
7.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 若居室温度较低,对新生儿要注意保暖,同时避免居室太干燥 
  B. 降生在冬天,新生儿居室的适宜温度为20℃~22℃ 
  C. 早产儿居室温度以19℃~20℃为宜 
  D. 早产儿居室温度以24℃~25℃为宜 
  E. 降生在暑天,生后头几天,若母乳少,要喂足水分 
 
8. [单选题]患者时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口干口苦。应辨证为( )
  A. 心脾两虚 
  B. 阴虚火旺 
  C. 痰热扰心 
  D. 心虚胆怯 
  E. 肝火扰心 
 
9. [单选题]每个腧穴都具有的治疗作用是( )
  A. 相对特异作用 
  B. 近治作用 
  C. 远治作用 
  D.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10. [多选题]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 
  B. 脾 
  C. 胃 
  D. 肾 
  E. 胆 
 
11. [多选题]在出生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增长的比例是
  A. 下肢增长4倍 
  B. 躯干增长3倍 
  C. 头颅增长1倍 
  D. 上肢增长2倍 
  E. 足部增长5倍 
 
12. [多选题]儿童少年肥胖症的易发年龄阶段包括
  A. 孕后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青春早期 
  E. 青春发育后期 
 
13. [多选题]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有
  A. 性别因素 
  B. 学习和生活条件 
  C. 年龄因素 
  D. 学习的动机 
  E. 遗传因素 
 
14. [多选题]银翘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金银花、连翘 
  B. 荆芥穗、淡豆豉 
  C. 生姜、大枣 
  D. 桔梗、薄荷、牛蒡子 
  E. 淡竹叶、芦根 
 
15. [单选题]热入营分证治疗时主要选用( )
  A. 清营汤 
  B. 犀角地黄汤 
  C. 白虎汤 
  D. 小柴胡汤 
  E. 五味消毒饮 
 
16. [多选题]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核心应为
  A. 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B. 传授健康知识 
  C. 建立卫生行为 
  D. 改善环境 
  E. 德智体全面发展 
 
17. [多选题]喘证的病机为( )
  A. 肺失宣降 
  B. 肺气上逆 
  C. 卫外不固 
  D. 肾失摄纳 
  E. 气机受阻 
 
18. [多选题]关于预防少年儿童近视,说法正确地有
  A. 读写时姿势正确,眼睛距离书本应保持在30-35cm 
  B. 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眼压,从而保护视力 
  C. 过量吃甜食对视力有不良影响 
  D. 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的作用尚不明确 
  E. 高度近视应采用手术治疗 
 
19. [多选题]我国人群身高的发育水平,在城乡之间的差别表现为
  A. 差别不显著 
  B. 乡村比城市高 
  C. 有的城市比乡村高,有的相反 
  D. 城市比乡村高 
  E. 差别在逐渐缩小 
 
20. [多选题]黄连解毒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水牛角 
  B. 黄芩 
  C. 黄连 
  D. 黄柏 
  E. 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