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麻醉学主治人机对话考试试题(F4),更多麻醉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目前临床上监测心肌缺血最敏感和准确的手段是
A. 心电图监测
B. 肺动脉压楔压
C. 中心静脉压
D. 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
E. 心肌酶测定
2. [单选题]下列药物不能随尿排除的是
A. 脂溶性药物
B. 水溶性药物
C. 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
D. 游离型药物
E. 甘露醇
3. [单选题]创伤现场急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为
A. 止血、清创、消炎、包扎、固定
B. 扩容、抗休克、止血、包扎、固定
C. 清创、扩容、止血、包扎、固定
D.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E. 复苏、通气、止血、固定、搬运
4. [单选题]妊娠合并外科疾病时是否能施行麻醉和手术,哪项错误
A. 必须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双安全性
B. 区域阻滞相对优于全身麻醉
C. 择期手术可在4个月以后施行
D. 整个妊娠期间应避免施行所有择期手术
E. 急症手术在麻醉时充分供氧,避免缺氧和低血压
5. [单选题]对于营养不良的营养治疗,应首先纠正的是
A. 低蛋白血症
B. 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
C. 血糖降低
D. 低体温
E. 水、电解质紊乱
6. [单选题]监护性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临床所用药物主要包括
A. 镇静催眠药
B. 镇静催眠药与肌松药
C. 镇痛药
D. 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和肌松药
E. 镇静催眠药与镇痛药
7. [单选题]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A. 3~5周
B. 2~4周
C. 3~8周
D. 4~6周
E. 2~6周
8. [单选题]下列处理麻醉恢复期通气不足的方法中最安全的是
A. 继续机械通气
B. 坚持自主呼吸
C. 多沙普仑促醒
D. 肌松药作用拮抗
E. 给予镇静药
9. [单选题]高龄对吸入麻醉药的MAC值的影响是
A. 增大
B. 减小
C. 与吸入麻醉药的性质无关
D. 与老年人的胖瘦无关
E. 无明显影响
10. [单选题]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有( )
A.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B. 患者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C. 社会舆论、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D. 传统习俗、患者评价和自我反省
E. 患者评价、同行评价和内心信念
11. [单选题]脓毒症的早期表现可有
A. 高热
B. 脉快而洪大
C. 易出现贫血
D. 血培养有细菌生长
E. 骨髓血内有细菌
12. [单选题]有关高血压患者术前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A. 术前宜使用中枢性降压药控制血压
B. 术前一天应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
C. 术前血压应降至正常才能手术
D. 血管紧张素抑制药可致麻醉诱导时出现严重的低血压,术前应停用
E. 氯噻嗪长期服用可致低钾血症
13. [单选题]依托咪酯
A. 可产生分离麻醉
B. 可产生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
C. 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D. 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对冠脉有轻度扩张作用
E. 门诊短小手术的首选药物
14. [单选题]关于骶管阻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
B. 可用于婴幼儿的腹部手术
C. 超过髂后上棘联线有全脊麻的危险
D. 较易引起轻重不等的毒性反应
E. 以上都对
15. [单选题]有关妊娠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麻醉处理,错误的是
A. 高碳酸血症不会对肺血管阻力造成不利影响
B. 二尖瓣关闭不全产妇无痛分娩,剖宫产首选硬膜外麻醉
C. 维持子宫左侧倾斜对维持回心血量是必需的
D. 应维持足够的心率并降低心脏后负荷
E. 分娩后急性房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考虑心脏电转复
16. [单选题]评估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围产期风险最可靠的是
A. 双胎妊娠
B. 孕妇年龄
C. 心功能分级
D. 肺动脉压力
E. 合并心脏疾病类型
17. [单选题]严重哮喘最新的治疗方法是
A. 抗IgA免疫治疗
B. 抗IgM免疫治疗
C. 抗IgD免疫治疗
D. 抗IgE免疫治疗
E. 抗IgG免疫治疗
18. [单选题]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具有紧张性作用
B. 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是完全对立的
C. 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
D. 调节作用的效果往往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
E. 交感神经的作用比较广泛,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比较局限
19. [单选题]关于胫神经描述错误的是
A. 坐骨神经的分支
B. 分布于膝关节、小腿后肌群
C. 在小腿比目鱼肌深面下降
D. 受损可出现足外翻
E. 受损可出现"仰趾足"
20. [单选题]对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进行围术期监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规进行有创血动力学监测
B. 不推荐常规使用肺动脉导管监测
C. 除非需要低温进行器官保护,术中应保持正常体温
D. 不常规进行术后肌钙蛋白监测
E. 对中低危患者围术期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作用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