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卫生资格免费模拟考试试题(H3),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卫生资格免费模拟考试试题(H3),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治疗急惊风气营两燔证的首选方剂是
  A. 银翘散 
  B. 清瘟败毒散 
  C. 羚角钩藤汤 
  D. 黄连解毒汤 
  E. 琥珀抱龙丸 
 
2. [单选题]患者月经提前,量多,经色深红,质稠,经行不畅,有块;时有少腹胀痛,乳房胀痛,口苦咽干,经期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丹栀逍遥散 
  B. 两地汤 
  C. 保阴煎 
  D. 固阴煎 
  E. 清经散 
 
3. [单选题]可用于治疗脾肾虚寒久泻的药物是
  A. 桑螵蛸 
  B. 覆盆子 
  C. 海螵蛸 
  D. 肉豆蔻 
  E. 莲房 
 
4. [单选题]位于腹部,脐中旁开2寸的腧穴是
  A. 育俞 
  B. 天枢 
  C. 大横 
  D. 归来 
  E. 水道 
 
5. [单选题]治疗郁证日久,阴虚火旺者,应首选
  A. 丹栀逍遥散 
  B. 知柏地黄丸 
  C. 天王补心丹 
  D. 六味地黄丸 
  E. 滋水清肝饮 
 
6. [单选题]患者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胸闷隐痛,身体逐渐消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诊断是
  A. 肺痨 
  B. 肺痿 
  C. 咳血 
  D. 虚劳 
  E. 肺胀 
 
7. [单选题]“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 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津气同源 
 
8. [单选题]治疗温病热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均可使用的药组是( )
  A. 石膏、知母 
  B. 金银花、连翘 
  C. 牡丹皮、赤芍 
  D. 牛黄、熊胆 
  E. 青蒿、地骨皮 
 
9.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困难,伴腹胀痛,身热,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
  A. 足三里、脾俞 
  B. 中脘、太冲 
  C. 神阙、关元 
  D. 合谷、曲池 
  E. 气海、脾俞 
 
10. [单选题]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
  A. 燥邪 
  B. 痨虫 
  C. 痰浊 
  D. 瘀血 
  E. 水饮 
 
11. [单选题]肺癌空洞常发生于( )
  A. 鳞状上皮癌 
  B. 腺癌 
  C. 大细胞未分化癌 
  D. 小细胞未分化癌 
  E. 细支气管-肺泡癌 
 
12. [单选题]对于痹证久病入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应用下列何种止痛方法
  A. 活血化瘀止痛法 
  B. 补虚止痛法 
  C. 祛风散寒止痛法 
  D. 搜风止痛法 
  E. 清热消肿止痛法 
 
13. [单选题]患者,女,32岁。便溏腹痛,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口渴欲饮,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法宜选
  A. 消食导滞 
  B. 泻热通腑 
  C. 清热利湿 
  D. 清暑化湿 
  E. 养阴清肠 
 
14. [单选题]阴虚咳嗽的证候特点是( )
  A. 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 
  B. 干咳无痰,口渴咽干,喉痒声嘶 
  C. 咳嗽频作,咽痒咽痛,痰白清稀 
  D.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 
  E. 咳声重浊,痰多壅盛,色白清稀 
 
15. [单选题]病出现假苔的临床意义是( )
  A. 邪浊渐聚,病情较轻 
  B. 胃气匮乏,病情危重 
  C. 胃气壅实,病邪深重 
  D. 邪去正胜,胃气渐复 
  E. 气阴不足,正气衰败 
 
16.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孕妇应该禁针的是
  A. 曲池 
  B. 肩井 
  C. 肩髃 
  D. 大椎 
  E. 足三里 
 
17. [单选题]治疗痰浊痹阻之胸痹,宜首选
  A. 半夏 
  B. 天南星 
  C. 浙贝母 
  D. 川贝母 
  E. 瓜蒌 
 
18.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大便溏泄,纳谷不香,心悸失眠。应首选的药物是
  A. 金樱子 
  B. 芡实 
  C. 莲子 
  D. 诃子 
  E. 磁石 
 
19. [单选题]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 )工作的人员。
  A. 医学物理工程 
  B. 护理 
  C. 医疗器械检验 
  D. 医疗 
  E. 药学 
 
20. [单选题]咳嗽痰白稀薄者属于
  A. 属虚属湿 
  B. 属风属湿 
  C. 属风属寒 
  D. 属湿属寒 
  E. 属虚属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