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管理学高级职称(副高)人机对话考试试题(O7),更多卫生管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在下列哪项研究中,血清学调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
A. 疾病监测与预测
B. 疾病的三间分布
C. 疾病早期诊断
D. 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评价
E. 病因及危险因素探索
2. [多选题]肺的系统连属包括( )
A. 在志为悲忧
B. 肺与大肠相表里
C. 在液为涕
D. 在体合皮发毛
E. 在窍为鼻
3.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5寸
E. 12寸
4.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5. [单选题]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期限主要依据哪项而定( )
A. 潜伏期
B. 症状期
C. 恢复期
D. 传染期
E. 住院时间
6.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
A. 患者,非患者,一般人群
B. 疾病,伤害,健康
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 身体,精神,社会
E. 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
7. [单选题]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总例数大于40
B. 理论数大于5
C. 实际数均大于l
D. 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 总例数小于40
8. [单选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E.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9. [多选题]哪些是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 )
A. 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B.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C. 口罩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D.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E. 口罩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10. [单选题]及时反馈是促使传播进行下去的
A. 突出条件
B. 显著要素
C. 重要条件
D. 关键要素
E. 充分条件
11.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
A. 空气
B. 水
C. 食物
D. 蚊子
E. 苍蝇
12. [单选题]传染期的意义( )
A. 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B. 确定患者的隔离期限
C. 用于推断受感染的时间
D. 作为应急接种的参考
E. 推断致病因子
13. [单选题]痢疾的年龄分布呈“双峰”型,一个高峰出现在1~3岁年龄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 )
A. 5~7岁
B. 8~15岁
C. 20~39岁
D. 40~49岁
E. ≥50岁
14. [单选题]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
A. 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 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C.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D. 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E. 以上都不对
15. [单选题]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是因为建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具有
A. 稳定性
B. 长期性
C. 巩固性
D. 强化性
E. 激励性
16. [单选题]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称之为(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消长
D. 阴阳互损
E. 阴消阳长
17. [单选题]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
A. 计划免疫
B. 新生儿增加
C. 易感人口迁入
D.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E. 免疫人口死亡
18. [多选题]控制混杂偏倚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多因素分析方法
B. 在选择好研究组之后,根据研究组各个个体的特征来选择对照组
C. 在设计阶段,可采用限制研究对象特征的方法
D. 资料分析阶段控制混杂因素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
E. 尽量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
19. [单选题]下列哪个因素不能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
A. 新生儿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入
C. 免疫人口的死亡
D. 免疫力消退
E. 计划免疫
20. [单选题]某县卫生局组织人员用统一的标准对全县40万人口进行糖尿病普查,一个月内完成,共查出糖尿病患者200人。该县此时期糖尿病的( )
A. 发病率为50/10万
B. 罹患率为50/10万
C. 生存率为50/10万
D. 患病率为50/10万
E. 续发率为50/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