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麻醉学主治医师冲刺密卷讲解(C1),更多麻醉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
A. 呼气延长
B. 心音遥远
C. 触觉语颤减弱
D. 呼吸音减低
E. 管状呼吸音
2.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影响血小板功能
A. 水蛭素
B. 华法林
C. 肝素
D. 阿司匹林
E. 氨甲环酸
3. [单选题]关于鼾症手术麻醉处理,不正确的是
A. 患者多肥胖,气道困难多见,术前镇静药应适当减量
B. 为便于手术操作,以经鼻插管为宜
C. 插管困难者仍可能造成拔管后的急性气道梗阻,一般术后保留气管导管1~2天
D. 鼾症术后咽喉部的疼痛明显,术后可给予非阿片类镇痛药
E. 术毕应给予地塞米松,并常规应用肌松拮抗剂(无禁忌证者)
4. [单选题]异氟烷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是
A. 升高血压、增快心率
B. 升高血压、减慢心率
C. 降低血压主要因扩张血管引起
D. 降低血压主要因抑制心肌引起
E. 心血管安全性差
5. [单选题]颅内病变早期,当颅内容量增加时,为保持颅内压在正常范围,机体以下列哪项调节为主
A. 脑血容量减少
B. 脑脊液量减少
C. 脑血流量减少
D. 心率减慢
E. 呼吸深慢
6.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枕小神经分布于枕部和耳廓背面上部皮肤
B. 耳大神经分布于耳垂及附近皮肤
C. 锁骨上神经分散成内侧、中间、外侧三支
D. 颈横神经分布于颈前部皮肤
E. 颈丛由第1~5颈神经前支组成
7. [单选题]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
A. 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B. 医生与患者家属的关系
C.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D.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E. 以上都不对
8. [单选题]关于胫神经描述错误的是
A. 坐骨神经的分支
B. 分布于膝关节、小腿后肌群
C. 在小腿比目鱼肌深面下降
D. 受损可出现足外翻
E. 受损可出现"仰趾足"
9. [单选题]有关嗜铬细胞瘤病情特点正确的叙述,不包括
A. 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者,肿瘤分泌的激素以肾上腺素为主
B. 高血压较轻而有代谢功能紊乱者,处理较复杂,麻醉危险性大
C. 肾上腺素作用心肌,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
D. 麻醉中禁用氟烷
E. 麻醉手术时遇难以解释的血压升高或剧烈波动,均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存在
10. [单选题]男,50岁,无"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6.5mmol/L,有糖尿病家族史,疑糖尿病就诊,下列哪项实验最具诊断意义
A. 尿糖定性
B. 24小时尿糖定量
C. 餐后血糖
D. 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
E. 糖化血红蛋白
11. [单选题]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中,会影响骨折愈合的是
A. 清创要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
B. 彻底切除污染的骨骼及一切碎骨块
C. 彻底切除一切无血运的组织
D. 清洗伤口先从伤口周围开始,逐步扩大,最后冲洗伤口
E. 修复损伤的肌腱、神经、血管,争取闭合伤口
12. [单选题]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中,以下哪种药物不能单独给予
A. 钙通道阻滞剂
B. 硝普钠
C. β受体阻滞剂
D. α受体阻滞剂
E. 尼卡地平
13. [单选题]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具有紧张性作用
B. 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是完全对立的
C. 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
D. 调节作用的效果往往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
E. 交感神经的作用比较广泛,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比较局限
14. [单选题]下列哪一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A. γ-羟丁酸钠
B. 氯胺酮
C. 硫喷哌啶
D. 氟哌利多
E. 氟哌啶醇
15. [单选题]高龄对吸入麻醉药的MAC值的影响是
A. 增大
B. 减小
C. 与吸入麻醉药的性质无关
D. 与老年人的胖瘦无关
E. 无明显影响
16. [单选题]WHO提出癌痛患者应实现的目标是
A. 无痛
B. 有效化疗
C. 控制复发率
D. 有效放疗
E. 控制发病率
17. [单选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包括
A.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B. 窦性停搏
C. 窦房传导阻滞
D. 右束支传导阻滞
E.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18. [单选题]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常被简称为“三多一少”,这是指
A. 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B. 多尿、多饮、多食和胰岛素抵抗
C. 多尿、多饮、多食和血胰岛素水平降低
D. 多尿、多饮、多食和甘油三酯降低
E. 多尿、多食、高血糖和体重减轻
19. [单选题]麻醉中心电图监测的意义不包括
A. 反映心脏泵功能
B. 检出心律失常
C. 检出心肌缺血
D. 检出电解质异常
E. 确认起搏器功能
20. [单选题]癌痛的三阶梯用药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A. 阶梯给药
B. 按需给药
C. 口服给药
D. 用药个体化
E. 辅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