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配伍意义是
A. 疏风散寒
B. 散肝舒脾
C. 祛风胜湿
D. 燥湿止痛
E. 补脾柔肝
2. [单选题]由国家组织编撰,记载药品质量规格和标准,并由政府颁布施行的是
A. 《制剂手册》
B. 《中成药处方集》
C. 《中药大辞典》
D. 《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单选题]治疗脾虚湿盛之食少泄泻、水肿腹胀,最佳的药物是
A. 猪苓
B. 滑石
C. 薏苡仁
D. 泽泻
E. 萆薢
4. [单选题]羚羊角、天麻均能
A. 清热解毒
B. 平抑肝阳
C. 攻毒散结
D. 祛风通络
E. 化痰散结
5. [单选题]婴幼儿用药需慎重,其原因主要在于
A. 体重轻
B. 对药物代谢能力差
C. 对药物排泄能力差
D. 药后反应较隐蔽
E.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全
6.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与厚朴燥湿、消积、行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A. 调整胃肠运动
B. 促进消化液分泌
C. 抗溃疡
D. 保肝
E. 肌肉松弛
7. [单选题]通过加热降低挥发油的含量从而减少其副作用的药物是
A. 麸炒苍术
B. 姜炙竹茹
C. 醋炙延胡索
D. 酒炙大黄
E. 盐炙泽泻
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疾病基本病机的是
A. 邪正盛衰
B. 气血失常
C. 外感六淫
D. 阴阳失调
E. 津液代谢失常
9. [单选题]"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对立
B. 阴阳平衡
C. 阴阳交感
D. 阴阳互根
E. 阴阳消长
10. [单选题]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1.正确答案 :B
解析: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胜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药,故兼具佐使之用。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C
解析:薏苡仁能健脾止泻,利水而不伤正气,补脾而不滋腻,可治疗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以及脾虚泄泻;还能清热排脓、除痹,治疗肺痈、肠痈以及湿热痹证、脚气浮肿等
4.正确答案 :B
解析:羚羊角和天麻均能平肝息风。故选B。
5.正确答案 :E
解析:婴幼儿处于发育阶段,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全,其药物体内过程明显不同于成年人。
6.正确答案 :E
解析:与厚朴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①调整胃肠运动功能;②促进消化液分泌;③抗溃疡;④保肝;⑤抗菌抗病毒;⑥抗炎镇痛。
7.正确答案 :A
解析:苍术含挥发油较多,具有刺激性,即“燥性”。苍术通过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减少,而起到了缓和燥性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8.正确答案 :C
解析: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使气血运行紊乱,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个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总体来说,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病机变化一般规律是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分析认识各种各类疾病和病证的理论基础。因此,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属于基本病机。外感六淫不属于此。
9.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同时又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因此,在需要补阳时加以补阴的药物补阴从而促进阳气的生成。故选D。
10.正确答案 :D
解析: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的特性:1.木的特性 古人称“木日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2.火的特性 古人称“火日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土的特性 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4.金的特性 古人称“金日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5.水的特性 古人称“水日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794k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