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麻醉学中级模拟考试冲刺试题(S9),更多麻醉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不属于非甾类镇痛药的是
A. 吲哚美辛
B. 尼美舒利
C. 吡罗昔康
D. 卡马西平
E. 双氯芬酸钠
2. [单选题]治疗成人室性心律失常时,利多卡因静滴的速度为
A. 0.1~0.4mg/min
B. 0.1~0.4ms/(kg·min)
C. 1~4mg/min
D. 1~4mg/(kg·min)
E. 10~40mg/min
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4. [单选题]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快室率(HR>120)房颤对血动力学影响大,麻醉中应尽量避免
B. 原有的房颤患者术中出现快室率首选电复律
C. 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出现心绞痛时硝酸甘油可能无效
D. 保持窦性心律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非常重要
E. 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可增加瓣膜关闭不全患者的心排量
5. [单选题]下列麻醉方式不属于局部(区域)麻醉的是
A. 蛛网膜下隙阻滞
B. 硬脊膜外隙阻滞
C. 吸入麻醉
D. 神经干(丛)阻滞
E. 局部浸润麻醉
6. [单选题]妊娠合并外科疾病时是否能施行麻醉和手术,哪项错误
A. 必须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双安全性
B. 区域阻滞相对优于全身麻醉
C. 择期手术可在4个月以后施行
D. 整个妊娠期间应避免施行所有择期手术
E. 急症手术在麻醉时充分供氧,避免缺氧和低血压
7. [单选题]鼻导管吸氧提供的最大吸入氧浓度是
A. 0.25
B. 0.30
C. 0.35
D. 0.40
E. 0.45
8. [单选题]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
A. 脑梗死
B. 脑萎缩
C. 脑出血
D. 脊髓病变
E. 周围神经病变
9. [单选题]关于通气/血流比值(V/Q)下列哪项错误
A. 正常人全肺平均值为0.8~0.9
B. 正常人坐位时的V/Q值,肺上部低,下部高
C. 第3肋水平,V/Q值为1.0
D. V/Q增高时,表示生理死腔增大
E. V/Q减低时,表示生理短路增大
10. [单选题]癌痛的三阶梯用药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A. 阶梯给药
B. 按需给药
C. 口服给药
D. 用药个体化
E. 辅助用药
11.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下列哪个说法不准确:
A. 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B.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C. 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D. 对于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理,严重时可以解聘
12. [单选题]经鼻气管插管所经的解剖标志依次顺序正确的是
A. 鼻前庭、鼻后孔、咽峡、喉、气管
B. 鼻孔、鼻后孔、鼻咽部、梨状隐窝、气管
C. 鼻前庭、易出血区、鼻阀、咽、气管
D. 鼻孔、鼻后孔、声门裂、喉口、气管
E. 鼻前庭、固有鼻腔、鼻咽部、喉口、气管
13. [单选题]原有心房颤动突然出现室率过速者,不宜采用电复律以免血栓脱落而造成栓塞的是
A. 二尖瓣狭窄
B. 主动脉瓣狭窄
C. 二尖瓣关闭不全
D. 动脉导管未闭
E. 房间隔缺损
14. [单选题]胃十二指肠溃疡因所在的位置和血管关系密切,故最易引起大出血的部位是
A. 胃贲门部溃疡
B. 幽门部溃疡
C. 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
D. 胃浅表性溃疡
E. 胃多发性溃疡
15.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肾衰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急性肾衰竭多为高钠血症
B. 肾性肾衰竭可由肾排斥反应所致
C. 病人24小时尿量小于800ml
D. 二氧化碳结合力不变
E. 急性肾衰竭多为低钾血症
16. [单选题]硫喷妥钠临床应用广泛,但一般很少用于
A. 小儿基础麻醉
B. 麻醉诱导
C. 麻醉维持
D. 抗惊厥
E. 防治局麻药中毒
17. [单选题]作为单药使用时,抗瘤谱最广的化疗药物是
A. 长春新碱
B. 紫杉醇
C. 甲氨蝶呤
D. 环磷酰胺
E. 阿霉素
18.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无症状型冠心病的诊断依据
A. 冠心病家族史
B. 大量吸烟史
C. 血脂升高
D. 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
E. 心率增快
19. [单选题]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A. 3~5周
B. 2~4周
C. 3~8周
D. 4~6周
E. 2~6周
20. [单选题]急性肾炎的免疫病理检查可以见到粗颗粒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沉积的主要是
A. IgGC3
B. IgAC3
C. IgGC5
D. IgMC5
E. IgA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