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麻醉中级职称在线题库资料(T1),更多麻醉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枕小神经分布于枕部和耳廓背面上部皮肤
B. 耳大神经分布于耳垂及附近皮肤
C. 锁骨上神经分散成内侧、中间、外侧三支
D. 颈横神经分布于颈前部皮肤
E. 颈丛由第1~5颈神经前支组成
2. [单选题]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中度升高是指增加了
A. 10%~20%
B. 20%~40%
C. 30%~60%
D. 50%~80%
E. 80%~100%
3. [单选题]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房室传导阻滞
B. 室性期前收缩
C. 肺感染
D. 感染性心内膜炎
E. 动脉栓塞
4. [单选题]硫喷妥钠主要用于
A. 全身麻醉诱导
B. 全身麻醉维持
C. 局麻药中毒
D. 术后镇痛
E. 高血压患者
5. [单选题]糖皮质激素可使
A.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 血小板减少
C. 中性粒细胞减少
D. 保钠、保水
E. 保钾、排水
6. [单选题]下列麻醉方式不属于局部(区域)麻醉的是
A. 蛛网膜下隙阻滞
B. 硬脊膜外隙阻滞
C. 吸入麻醉
D. 神经干(丛)阻滞
E. 局部浸润麻醉
7. [单选题]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洋地黄中毒所致的缓慢心律失常,错误的是
A. 停用洋地黄
B. 补钾
C. 阿托品
D. 安装临时起搏器
E. 洋地黄特异性抗体
8. [单选题]腋动脉的主要分支不包括
A. 胸肩峰动脉
B. 胸外侧动脉
C. 肩胛下动脉
D. 肩胛上动脉
E. 旋肱后动脉
9. [单选题]关于无创血压监测描述错误的是
A. 袖带过窄测得的血压偏低
B. 袖带宽度应为患者上臂周长的40%
C. 袖带捆绑过松将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
D. 新生儿采用无创血压监测准确
E. 自动血压监测测定间隔短会造成袖带远端肢体水肿
10. [单选题]心源性哮喘与哮喘难于鉴别时,治疗宜选用
A. 洋地黄
B. 氨茶碱
C. 利尿剂
D. 吗啡
E. 硝普钠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A. 沿坐骨神经走行疼痛
B. 小腿及足外侧感觉障碍
C. 咳嗽及喷嚏时疼痛明显加重
D.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单选题]关于骶管阻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
B. 可用于婴幼儿的腹部手术
C. 超过髂后上棘联线有全脊麻的危险
D. 较易引起轻重不等的毒性反应
E. 以上都对
13. [单选题]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肌松监测仪称为
A. MMG型肌松监测仪
B. EMG型肌松监测仪
C. 肌电图仪
D. 加速度肌松监测仪
E. 张力肌松监测仪
14. [单选题]偏瘫病人麻醉诱导时不宜采用的肌松药是
A. 加拉碘铵
B. 阿曲库铵
C. 琥珀胆碱
D. 哌库溴铵
E. 筒箭毒碱
15. [单选题]下列有关重症肌无力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胸腺肥大,其中有10%~20%合并胸腺肿瘤。
B. 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必须配合应用抗胆碱酯酶药治疗,待临床症状稳定后方可手术
C. 麻醉选择以尽可能不影响神经肌传导及呼吸功能为原则
D. 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胸腺切除和其他免疫抑制药治疗
E. 为急性,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晨较轻,劳动后和傍晚加重
16. [单选题]妊娠期的生理改变不包括
A. 血容量增加
B. 每搏心输出量增加
C. 每分通气量增加
D. 残气量减少
E.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滤降低
17. [单选题]类癌手术中低血压的处理应使用
A. 肾上腺素
B. 麻黄碱
C. 血管加压素
D. 血管紧张素
E. 生长抑素
18.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脑栓塞
A.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
B.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
C. 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
D.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
E.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19.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下列哪个说法不准确:
A. 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B.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C. 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D. 对于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理,严重时可以解聘
20. [单选题]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描述不正确的是
A. DIC通常是凝血因子异常消耗造成的
B. DIC可采用肝素治疗
C. 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是常见的诱因
D. 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E. 无论病因如何,治疗原则是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凝血级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