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病主治真题答案(M2),更多职业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病主治真题答案(M2),更多职业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Wegener肉芽肿患者的常见抗体为
  A. C-ANCA 
  B. p-ANCA 
  C. 抗核抗体 
  D. 抗SS-A抗体 
  E. 结核抗体 
 
2. [单选题]变异性心绞痛( )
  A. 冠状动脉痉挛 
  B. 冠状动脉内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 
  C.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不完全血栓形成 
  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75% 
  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 
 
3. [单选题]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A. RF 
  B. 抗SPR抗体 
  C. 抗ds-DNA抗体 
  D. 抗SSA(RO)抗体 
  E.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4. [单选题]以下哪类疾病不引起血管内溶血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异常血红蛋白病 
  E. 蚕豆病 
 
5. [单选题]女性,54岁。风湿性心脏病20年。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该患者心脏瓣膜存在的问题是
  A. 主动脉瓣狭窄 
  B. 肺动脉瓣狭窄 
  C. 二尖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二尖瓣关闭不全 
 
6. [单选题]急诊处理在施用有机磷农药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时,首选措施是
  A. 及时使用阿托品 
  B. 及时使用解磷定 
  C. 吸氧 
  D. 人工呼吸 
  E. 输液 
 
7. [单选题]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接触浓度和时间 
  B. 接触浓度和方式 
  C. 接触的时间 
  D. 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E. 营养状况和接触的时间 
 
8. [单选题]在我国,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 )
  A. 肺炎 
  B. 肺脓肿 
  C. 肺结核 
  D. 肺梗死 
  E. 肺寄生虫病 
 
9. [单选题]心尖底部收缩早期喷射音见于
  A.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B. 三尖瓣关闭不全 
  C. 左心室功能衰竭 
  D. 肺动脉高压 
  E. 三尖瓣狭窄 
 
10. [单选题]脑卒中最危险的可以控制因素是
  A. 肿瘤压迫 
  B. 糖尿病 
  C. 颈椎病骨质增生 
  D. 高血压病 
  E. 冠心病 
 
11. [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呼气有氨味 
  B. 呼气有肝腥味 
  C. 呼吸有烂苹果味 
  D. 呼吸有刺激性大蒜味 
  E. 呼气有浓烈酒味 
 
12. [单选题]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多少时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 )
  A. 50g/L 
  B. 55g/L 
  C. 60g/L 
  D. 65g/L 
  E. 70g/L 
 
13. [单选题]患者,女,28岁,晨起恶心、呕吐2天,停经50天。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神经性呕吐 
  B. 急性胃炎 
  C. 早期妊娠 
  D. 功能性消化不良 
  E. 食物中毒 
 
14.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实践性、继承性 
  B. 时代性、人道性 
  C. 人道性、全人类性 
  D. 全人类性、继承性 
  E. 人道性、实践性 
 
15. [单选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
  A. 胸膜炎 
  B. 间质性肺炎 
  C. 急性狼疮肺炎 
  D. 肺动脉高压 
  E. 肺栓塞 
 
16. [单选题]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A. 急性心肌梗死CK变化规律 
  B. 急性心肌梗死CK-MB变化规律 
  C. 急性心肌梗死LDH变化规律 
  D. 急性心肌梗死AST变化规律 
  E. 急性心肌梗死TnT变化规律 
 
17. [单选题]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百分数大于多少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A. ≥15% 
  B. ≥25% 
  C. ≥30% 
  D. ≥35% 
  E. ≥45% 
 
18. [单选题]诊断室速最有力的心电图证据是( )
  A. 心率140~200/min 
  B. R-R>P-P(房室分离) 
  C. QRS波群增宽>0.12s 
  D. 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E. 节律整齐或轻度不齐 
 
19. [单选题]左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为
  A. 咯血 
  B. 胸痛 
  C. 呼吸困难 
  D. 少尿 
  E. 咳嗽、咳痰 
 
20. [单选题]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
  A. 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B.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 
  C. 不包括法定职业病 
  D. 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 
  E. 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