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职业病学中级真题专家解析(M1),更多职业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职业病学中级真题专家解析(M1),更多职业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女。二尖瓣狭窄,心脏听诊可闻及开瓣音。它的特点不包括
  A. 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B. 在心尖内侧较清楚 
  C. 提示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良好 
  D. 音调高,短促 
  E. 对确诊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意义 
 
2. [单选题]患者,女,25岁,注射青霉素后突然晕倒,血压测不到。抢救应用
  A. 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B. 立即静脉注射西地兰 
  C. 立即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D. 立即静脉注射间羟胺 
  E. 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3. [单选题]Wegener肉芽肿患者的常见抗体为
  A. C-ANCA 
  B. p-ANCA 
  C. 抗核抗体 
  D. 抗SS-A抗体 
  E. 结核抗体 
 
4. [单选题]预防房颤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应首选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华法林 
  C. 胺碘酮 
  D. 低分子肝素 
  E. 洋地黄 
 
5. [单选题]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
  A. 病毒 
  B. 细菌毒素 
  C. 坏死物质 
  D. 肿瘤坏死因子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6. [单选题]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是
  A. 紫外线所致皮肤癌 
  B. 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 
  C. 氯甲醚所致肺癌 
  D. 苯胺所致膀胱癌 
  E. 镍和镍化合物所致肺癌 
 
7. [单选题]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A. 急性心肌梗死CK变化规律 
  B. 急性心肌梗死CK-MB变化规律 
  C. 急性心肌梗死LDH变化规律 
  D. 急性心肌梗死AST变化规律 
  E. 急性心肌梗死TnT变化规律 
 
8. [单选题]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所以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在对病人作
  A. 对症下药 
  B. 合理配伍 
  C. 节约费用 
  D. 医生权力有限 
  E. 遵守医疗报销制度 
 
9. [单选题]患者女。查体可触及水冲脉。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心包积液 
  B. 主动脉瓣狭窄 
  C. 肺动脉瓣狭窄 
  D. 二尖瓣狭窄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0. [单选题]心排血量与哪项无关( )
  A. 血容量 
  B. 心率 
  C. 心肌收缩力 
  D. 回心血量 
  E. 心房大小 
 
11. [单选题]光气中毒可出现
  A. 中毒性肝炎 
  B.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C. 中毒性肺水肿 
  D. 迟发性神经病 
  E. 巨红细胞贫血 
 
12. [单选题]关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解释是
  A. 肺泡及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 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C. 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 
  D. 肺淋巴循环梗阻 
  E. 缺氧 
 
13. [单选题]柏油样便提示哪部分出血
  A. 结肠 
  B. 回盲部 
  C. 回肠 
  D. 上消化道出血 
  E. 以上均不是 
 
14. [单选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
  A. 胸膜炎 
  B. 间质性肺炎 
  C. 急性狼疮肺炎 
  D. 肺动脉高压 
  E. 肺栓塞 
 
15. [单选题]我国法定职业性肿瘤中不包括
  A.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B. 苯所致白血病 
  C. 煤焦油所致皮肤癌 
  D. 氯甲醚所致肺癌 
  E.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16. [单选题]长期接触铅主要引起
  A. 神经系统损害 
  B. 造血系统损害 
  C. 免疫系统损害 
  D. 运动系统损害 
  E. 泌尿系统损害 
 
17.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球菌 
  C. 淋球菌 
  D. 流感杆菌 
  E. A族链球菌 
 
18. [单选题]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A. 义务论 
  B. 公益论 
  C. 公平理论 
  D. 生命道德理论 
  E. 生命科学 
 
1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20. [单选题]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包括
  A. 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 
  B. 生产环境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和超声检查 
  C. 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D. 职业史、既往病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E. 职业史、症状和体征、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