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真题库(G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3   [手机版]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真题库(G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真题库(G3),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成人肠套叠常见原因是

A. 畸形
B. 肠肿瘤
C. 剧烈运动
D. 饮食习惯改变
E. 肠道炎症


2. [单选题]太阳病下后、微恶寒、胸满、脉促,此时治疗当选用

A. 附子泻心汤
B.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C.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D. 葛根黄芩黄连汤
E. 麻杏石甘汤


3. [单选题]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最主要的症状是

A. 腹胀明显
B. 呕吐频繁
C. 叩诊呈鼓音
D. 停止排便、排气
E. 腹部包块


4. [单选题]小陷胸汤证的治法是

A. 泻热,逐水,破结
B. 逐水破结,峻药缓攻
C. 清热涤痰,宣肺平喘
D. 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E. 清热,化痰,开结


5. [单选题]随月经周期疼痛的乳腺肿块可能是

A. 乳腺癌
B. 导管内乳头状瘤
C. 乳房囊性增生病
D. 乳腺纤维腺瘤
E. 乳房脂肪坏死


6. [单选题]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是

A. 单纯排便
B. 吸收少量钠离子及排便
C. 吸收多量液体及排便
D. 吸收少量钾离子及排便
E. 排便及吸收少量液体


7. [多选题]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的药物是

A. 生地黄
B. 牡丹皮
C. 玄参
D. 赤芍
E. 紫草


8. [多选题]治疗结肠癌FOM方案中药物有

A. 氟尿嘧啶
B. VCK
C. VCR
D. Me-CCNU
E. BCNU


9. [多选题]肛门坐浴注意事项是

A. 盆具不要大,消好毒
B. 沸水降温保持40~43℃
C. 肛门会阴浸入水中
D. 时间15~20分钟
E. 年老体弱注意安全


10. [单选题]治疗热病高热,热极生风,惊痫抽搐的要药是:

A. 地龙
B. 羚羊角
C. 钩藤
D. 天麻
E. 全蝎


11. [单选题]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的病机为

A. 寒饮内停、肺气失宣
B. 寒饮郁肺、气机不降
C. 寒饮郁肺、邪郁化火
D. 外寒内饮、饮重于热
E. 外寒内饮、热重于饮


12. [单选题]"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应填入

A. 桂枝人参汤主之
B. 葛根芩连汤主
C. 半夏泻心汤主之
D. 葛根汤主之
E. 四逆汤主之


13. [单选题]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

A. 水飞
B. 炙
C. 煅
D. 煨
E. 淬


14. [单选题]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A. 石膏
B. 芦根
C. 知母
D. 葛根
E. 决明子


15. [多选题]风温热炽阳明主要症状是( )

A. 大热渴饮
B. 汗出
C. 脉大
D. 心烦
E. 苔黄燥


16. [多选题]运用温病通下逐邪法的注意点是( )

A. 里热未成实结者不宜盲用
B. 平素体虚者宜攻补兼施
C. 津枯肠燥者忌用通腑泄热法
D. 下后邪气复聚再下应慎
E. 无郁热结滞者不宜盲用


17.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18. [单选题]山楂的性味是

A. 辛、甘、酸,温
B. 酸、苦,微温
C. 酸、甘,微温
D. 酸、苦,温
E. 酸、苦、咸,温


19. [单选题]"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宜用

A. 大陷胸汤
B. 栀子豉汤
C. 小陷胸汤
D. 十枣汤
E. 栀子干姜汤


20. [单选题]瓜蒂内服涌吐痰食,外用研末吹鼻又具有的功效是

A. 截疟
B. 祛湿退黄
C. 杀虫
D. 蚀疮祛腐
E. 解毒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e1ndv0.html
  • 下一篇:2024(副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副高职称备考模拟试题(G3) 疏肝解郁,其人仍发热,心下悸,痛如鸡啄,口干便秘,中医辨证为何证型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关脉小细沉紧 按之痛,寸脉大,寸脉浮,寸脉浮大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