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针灸科(中级)考试试题(U2),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针灸科(中级)考试试题(U2),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A. 外感风温时毒 
  B. 温风过暖,感其气者 
  C.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D. 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E. 感受风邪 
 
2. [单选题]高热的体温范围是
  A. 37.5~38℃ 
  B. 38.1~39℃ 
  C. 39.1~41℃ 
  D. 39.1~40℃ 
  E. 41℃以上 
 
3.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四大怀药的是
  A. 地黄 
  B. 牛膝 
  C. 山药 
  D. 砂仁 
  E. 菊花 
 
4. [单选题]清气化痰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陈皮、光杏仁 
  B. 黄芩、炒枳实 
  C. 白果、胆南星 
  D. 茯苓、制半夏 
  E. 瓜蒌仁 
 
5.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孕妇应禁针的是( )
  A. 曲池 
  B. 肩井 
  C. 肩贞 
  D. 大椎 
  E. 足三里 
 
6. [单选题]功用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
  A. 温脾汤 
  B. 黄龙汤 
  C. 济川煎 
  D. 十枣汤 
  E. 麻子仁丸 
 
7. [单选题]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上
  A. 前发际直上7寸 
  B. 前发际直上6寸 
  C. 后发际直上6寸 
  D. 后发际直上7寸 
  E. 头顶旋毛中 
 
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的是
  A. 生姜、苏叶 
  B. 前胡、甘草 
  C. 杏仁、白前 
  D. 半夏、厚朴 
  E. 当归、肉桂 
 
9. [单选题]具有补肝肾、行血脉、强筋骨功效,有补而不滞优点的药物是
  A. 桑寄生 
  B. 杜仲 
  C. 五加皮 
  D. 狗脊 
  E. 续断 
 
10.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A. 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B. 身热不扬,午后较显 
  C. 胸脘痞闷 
  D. 头重如裹 
  E. 苔白腻,脉缓 
 
11. [单选题]皮肤针法的循经叩刺法常用于叩刺
  A. 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B. 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C. 任脉和手太阳小肠经 
  D. 督脉和手太阳小肠经 
  E. 任脉和督脉 
 
12. [单选题]拔罐法的作用不包括
  A. 扶正固本 
  B. 消积导滞 
  C. 解毒泄浊 
  D. 消肿止痛 
  E. 祛腐生新 
 
13. [单选题]牛膝具善下行之性,但此特点不能用于
  A. 腰膝酸痛 
  B. 口舌生疮 
  C. 气喘咳嗽 
  D. 难产、胞衣不下 
  E. 阴虚阳亢眩晕 
 
14. [单选题]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A. 柴胡、黄芩、干姜、人参、茯苓、甘草、大枣 
  B. 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干姜、人参、甘草 
  C.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D. 柴胡、黄连、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E. 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15. [单选题]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B. 便于管理传染源 
  C. 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 
  D. 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 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 
 
16.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B. 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传播途径 
  E. 社会环节、自然环节 
 
17. [单选题]湿温,身热不扬,脘痞腹胀,大便溏泻,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A. 清热化湿 
  B. 宣开湿浊 
  C. 燥湿化浊 
  D. 芳香宣化 
  E. 活血化瘀 
 
18. [单选题]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热远热”的原则
  A. 阴虚慎用热药 
  B. 阳盛慎用热药 
  C. 假热慎用热药 
  D. 寒冷季节慎用热药 
  E. 炎热季节慎用热药 
 
19. [单选题]大头瘟的致病因素是
  A. 风温时毒 
  B. 风热时毒 
  C. 风热病邪 
  D. 温热病邪 
  E. 湿热病邪 
 
20. [单选题]下列一条不应列为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A. 使已有的疾病加重 
  B. 适应性调整,恢复内稳态 
  C. 使原有的疾病复发 
  D. 损害适应能力,引发心身症状 
  E.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引发新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