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精神病卫生职称正高题库模拟练习(AJ1),更多精神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精神病卫生职称正高题库模拟练习(AJ1),更多精神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2. [多选题]津液的功能包括( )
  A. 滋润濡养作用 
  B. 化生血液 
  C. 化生肾精 
  D.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E. 排泄代谢产物 
 
3.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 
 
4. [多选题]气的分类主要有( )
  A. 元气 
  B. 宗气 
  C. 肾气 
  D. 卫气 
  E. 营气 
 
5. [单选题]治疗中消应选用的处方是( )
  A. 消渴方 
  B. 玉女煎 
  C. 沙参麦冬饮 
  D. 六味地黄丸 
  E. 肾气丸 
 
6. [多选题]舌赤肿胀而苔黄,多由于( )
  A. 热毒壅盛 
  B. 心脾有热 
  C. 心脾两虚 
  D. 中毒 
  E. 脾胃湿热 
 
7. [多选题]气与津液的关系可表现为( )
  A. 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津能摄气 
 
8. [单选题]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多属( )
  A. 阴虚火旺 
  B. 阳虚寒盛 
  C. 热盛伤津 
  D. 湿热郁蒸 
  E. 痰火内蕴 
 
9. [多选题]依赖除了出现耐受性和戒断症状外,还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A. 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上失去控制 
  B. 将成瘾物质视为第一需要 
  C. 虽出现社会、心理和躯体损害,但欲罢不能 
  D. 具有复发倾向 
  E. 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10. [多选题]对脏腑表里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心与小肠相表里 
  B. 肝与脾相表里 
  C. 肾与膀胱相表里 
  D. 肺与大肠相表里 
  E. 胃与胆相表里 
 
11. [多选题]癫痫患者的特征性脑电图波形包括
  A. 棘波 
  B. 尖波 
  C. 棘-慢综合波 
  D. 尖-慢综合波 
  E. 多棘-慢综合波 
 
12. [单选题]正式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典籍是(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E. 《诸病源候论》 
 
13. [多选题]关于象征性思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属于概念转换 
  B. 象征性思维都是病态的 
  C. 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抽象概念 
  D.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E. 常见于躁狂症 
 
14. [多选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组症状群
  A. 阳性症状 
  B. 阴性症状 
  C. 攻击和敌意症状 
  D. 认知症状 
  E. 焦虑抑郁症状 
 
15. [多选题]迷走神经刺激(VNS)可能出现
  A. 嘶哑 
  B. 咳嗽 
  C. 颈部疼痛 
  D. 呼吸困难 
  E. 血压骤升 
 
16. [多选题]目前最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致病候选基因的有
  A. 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因(DISC1) 
  B.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GRM3) 
  C. Dysbindin基因(DTNBP1) 
  D.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E. 神经调节蛋白基因(NRG1,neuregulin-1) 
 
17. [多选题]关于分裂样精神病,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一般起病较急 
  B. 主要症状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冲动攻击症状 
  C. 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应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D. 预后相对较好,但有30%的患者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E. 药物选择原则、剂量、疗程基本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治疗相似 
 
18. [多选题]精神分裂症病人木僵状态下常出现的症状是
  A. 违拗症 
  B. 蜡样屈曲 
  C. 刻板言语和刻板动作 
  D. 作态 
  E. 强迫症状 
 
19. [多选题]实证闭经的常见证型有( )
  A. 气滞血瘀 
  B. 湿热下注 
  C. 寒凝血瘀 
  D. 痰湿阻滞 
  E. 肝郁气滞 
 
20. [单选题]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 )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实者泻之 
  D. 虚者补之 
  E. 寒者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