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呼吸内科高级职称(正高)2024全真考试试题(J9),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疳证的临床特征有( )
  A. 形体消瘦 
  B. 面黄发枯 
  C. 精神萎靡 
  D. 饮食异常 
  E. 大便不调 
 
2. [多选题]结节病可有
  A. 消瘦、纳差 
  B. 脱皮 
  C. 心律失常 
  D. 高血钙 
  E. 神经肌病 
 
3. [单选题]定喘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 )
  A. 0.5寸 
  B. 1寸 
  C. 1.5寸 
  D. 2寸 
  E. 3寸 
 
4. [多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早期可见有下列体征
  A. 剑突下收缩期心脏搏动 
  B.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C.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D. 肺气肿 
  E. 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5. [多选题]用补气法治疗失血证的主要依据( )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为其母 
  E. 气能载血 
 
6. [多选题]葡萄球菌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肺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B. 多数经血行感染 
  C. 全身中毒症状重 
  D. 不易出现休克 
  E. 全身中毒症状轻 
 
7. [单选题]正式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典籍是(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E. 《诸病源候论》 
 
8. [多选题]关于支气管扩张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 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支气管扩张一般多见于下叶,左多于右 
  B. 左肺舌叶支气管常与同侧下叶支气管同时发生扩张 
  C.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多见于上叶尖后支、中叶/舌叶支气管 
  D. 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可同时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支气管扩张的发病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E. 先天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可伴有Kartagener综合征 
 
9. [多选题]确定支气管哮喘前必须排除的是
  A.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B. 支气管肺癌 
  C. 心源性哮喘 
  D. 过敏性肺炎 
  E. 肺纤维化 
 
10. [多选题]肺源性心脏病时使用利用剂(如呋噻米等易导致) ( )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高钾、低氯 
  D. 低钾、低氯 
  E. 低钾、高氯 
 
11. [多选题]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方式有
  A. 发病慢,临床症状少而轻 
  B. 干酪样坏死 
  C. 发病快,易出现广泛的病变 
  D. 感染菌量多 
  E. 纤维组织增生 
 
12. [多选题]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有
  A. 去除原因和诱因 
  B. 用色甘酸二钠或酮替芬 
  C. 抗原脱敏 
  D. 免疫抑制剂 
  E. 应用抗生素、 
 
13. [单选题]旋覆花配伍赭石同用,可增强( )
  A. 消痰行水之功 
  B. 凉血止血之功 
  C. 平肝潜阳之功 
  D. 重镇安神之功 
  E. 降逆下气之功 
 
14. [多选题]口淡多见于( )
  A. 脾胃虚寒 
  B. 水湿内停 
  C. 脾胃湿热 
  D. 肝胆湿热 
  E. 肾虚 
 
15. [多选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演变过程可归纳为
  A. 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 
  B. 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 细支气管管腔不完全阻塞 
  D.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 
  E. 肺泡内气体积聚 
 
16. [单选题]寒凝心脉型胸痹,宜选用( )
  A. 瓜蒌薤白半夏汤 
  B. 血府逐瘀汤 
  C. 瓜蒌薤白白酒汤 
  D. 金匮肾气丸 
  E. 当归四逆汤 
 
17. [多选题]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肺功能检查特点可表现为
  A. 阻塞性功能障碍 
  B. 限制性功能障碍 
  C. RV/TLC降低 
  D. 混合性功能障碍 
  E. VC降低 
 
18. [多选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临床特征
  A. 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 
  B.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C. 肺部阴影 
  D. 胸部叮早期为晕轮征 
  E. 白细胞不高或降低 
 
19. [多选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示
  A. 曾有过结核菌感染 
  B. 确定为结核病患者 
  C. 成年人1/10000结核试验强阳性,提示活动性结核 
  D. 成年人的诊断价值比婴幼儿大 
  E. 阳性即提示结核活动 
 
20. [多选题]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包括( )
  A. 长期心脏压力负荷过重 
  B. 长期心脏容量负荷过重 
  C. 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D. 原发性心肌损害 
  E. 循环血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