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呼吸内科卫生正高考试历年试题(K0),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呼吸内科卫生正高考试历年试题(K0),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血证的治疗原则为( )
  A. 治标 
  B. 治本 
  C. 标本兼治 
  D.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E. 调整阴阳 
 
2. [单选题]与眩晕证有关的主要脏腑是( )
  A. 肺、脾、肾 
  B. 心、肝、肾 
  C. 肝、脾、肾 
  D. 肺、胃、肾 
  E. 心、脾、肾 
 
3. [多选题]药物所致肺疾病的确诊应具备的条件有
  A. 明确的临床表现 
  B. 停药后病损减轻或消退 
  C. 具有B型超声检查结果 
  D. 具有心电图检查结果 
  E. 再用该药后引起肺病变复发 
 
4. [单选题]下列不属四君子汤组成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炙甘草 
  C. 黄芪 
  D. 白术 
  E. 茯苓 
 
5.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理过程可引起纵隔炎
  A. 咽后脓肿 
  B. 化脓性结核性肺门淋巴结 
  C. 脊柱的寒性脓肿 
  D. 食管穿孔 
  E.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6. [多选题]男性,51岁。因慢性咳嗽、进行性气急5~6年,肺功能检测下列哪些不是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所需要的 ( )
  A. 最大通气量>80%预计值 
  B. 1秒率<60% 
  C. 残气量/肺总量<40% 
  D. 呼气峰值流速降低 
  E. 动脉血气分析 
 
7. [多选题]肺不发育,下列叙述中哪几项符合( )
  A. 一侧性全肺不发育,显示患侧均匀致密,纵隔移向患侧,横膈上升 
  B. 健侧肺过度膨胀,并可跨越中线移向患侧 
  C. 胸廓两侧不对称,不伴有肋骨脊柱等复合畸形 
  D. 过度曝光片和体层摄影能直接显示较大的支气管畸形 
  E. 胸廓两侧对称,但常伴有肋骨、脊柱畸形,膈疝等复合畸形 
 
8. [单选题]燥热伤肺型咳嗽宜选用( )
  A. 桑菊饮 
  B. 桑杏汤 
  C. 银翘散 
  D. 杏苏散 
  E. 养阴清肺汤 
 
9. [多选题]下列表现中,提示中风阳闭的有( )
  A. 躁扰不安 
  B. 痰浊壅盛 
  C. 二便自遗 
  D. 面赤身热 
  E. 舌苔黄腻 
 
10. [多选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与下列哪些疾病早期相鉴别
  A. 麻疹 
  B. 流行性感冒 
  C. 脑炎 
  D. 过敏性鼻炎 
  E. 脊髓灰质炎 
 
11. [多选题]下列属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继发的病理改变的是
  A.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B. 纤维增生 
  C. 肺动脉高压 
  D. 肺容积减少 
  E. 蜂窝肺 
 
12.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13. [多选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包括
  A. 严重呼吸衰竭 
  B. 严重呼吸道感染 
  C. 频繁心绞痛发作 
  D. 近期有哮喘发作 
  E.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4. [多选题]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是( )
  A. 珍珠 
  B. 钩藤 
  C. 天麻 
  D. 全蝎 
  E. 羚羊角 
 
15. [多选题]望舌苔变化可以分析( )
  A. 邪正的消长 
  B. 病邪的性质 
  C. 病位的浅深 
  D. 血液亏虚 
  E. 病情轻重 
 
16. [多选题]患者女性,45岁。进行性呼吸困难5年,胸片示双肺门淋巴结增大,考虑结节病。当累及肺外系统时,可能出现下列哪种表现
  A. 虹膜睫状体炎 
  B. 结节性红斑 
  C. 脑神经麻痹 
  D. 肝、脾大 
  E. 血清泌乳素降低 
 
17.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
  A. 火邪 
  B. 水湿 
  C. 痰饮 
  D. 瘀血 
  E. 湿热 
 
18. [单选题]下列属从治法的是( )
  A. 寒因寒用 
  B. 寒者热之 
  C. 用热远热 
  D. 攻补兼施 
  E. 阳病治阴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 )
  A. 肺血管阻力增加 
  B. 慢性缺氧 
  C. 血粘度增加 
  D. 肺小动脉痉挛 
  E. 左心功能不全 
 
20. [多选题]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可能的原因是
  A. 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 
  B. 特殊病原体感染 
  C. 非感染性疾病 
  D. 药物热 
  E. 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