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儿科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O5),更多儿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有
A. 生长发育落后,有心悸、气促、乏力
B. 不易发生肺部感染
C.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Ⅱ级柔和收缩期杂音,无震颤
D. X线示左、右心室及左心房增大,肺血管影增粗
E. 心电图可正常或有左、右心室肥大
2. [多选题]儿童计划免疫疫苗内容有 ( )
A. 卡介苗
B.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C. 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
D. 麻疹减毒活疫苗
E. 乙型肝炎疫苗
3. [多选题]属于处理冲突方法的是
A. 教育
B. 推延
C. 转移目标
D. 明确共同的组织目标
E. 设立意见箱,建立投诉系统
4. [多选题]自管理科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A.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B.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C. 心理科学理论阶段
D. 近代管理理论阶段
E.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5. [多选题]关于小儿用药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生儿使用氯霉素,易发生“灰婴综合征”
B. 小儿对吗啡类药物不敏感,但对苯巴比妥类药物很敏感
C. 小儿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D. 小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
E. 婴幼儿腹泻容易造成脱水,应及时使用止泻剂
6. [多选题]遵循研究伦理原则,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A. 研究介绍
B. 单位介绍
C. 利益描述
D. 保密描述
E. 风险描述
7. [多选题]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
A. 支气管炎
B. 急性扁桃体炎
C. 疱疹性咽峡炎
D. 支气管肺炎
E. 咽结合膜热
8. [多选题]小儿尿路感染可延至成人期的疾病是
A. 慢性肾炎
B. 肾衰竭
C. 营养不良
D. 腹泻
E. 肺炎
9. [多选题]手卫生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关于手卫生的管理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B. 卫生手消毒是指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于手心,双手互搓使之均匀涂布于手的每个部位,作用1分钟
C.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及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的污物后,进行手消毒即可
D. 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以一次性使用为宜,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E. 易挥发的醇类手卫生产品,开瓶后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使用期不超过60天
10. [多选题]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是( )
A. 注意安全防护
B. 现用现配
C. 根据消毒对象,正确选择消毒剂种类
D. 盛放容器应加盖
E. 所有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均应每日更换一次
11. [多选题]居家护理的对象包括
A. 在家疗养的慢性病患者
B. 出院后病情稳定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C. 重病晚期在家中的患者
D. 残疾人
E. 更年期妇女
12. [多选题]正常10个月小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是 ( )
A. 头围44cm
B. 身长74cm
C. 乳牙8颗
D. 体重8kg
E. 能推车走几步
13. [多选题]围绝经期妇女心理改变为
A. 焦虑心理
B. 悲观心理
C. 个性及行为改变
D. 偏执状态
E. 抑郁症
14. [多选题]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有
A. 胆红素生成过多
B.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过强
C. 肝细胞内尿苷二磷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含量高
D. 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强
E.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
15. [多选题]营养不良小儿的治疗原则主要有
A.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B. 治疗原发病
C. 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
D. 控制继发感染
E. 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感染
16. [多选题]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A. 保护患者的定植抵抗力
B. 尽可能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C. 密切注意菌群失调的先兆
D. 联合服用制霉菌素
E. 定期监测菌群变化
17. [多选题]下列心脏按压的方法正确的是
A. 小婴儿按压可用双手环抱压胸骨中1/3处
B. 对幼儿抢救者双手按压胸骨下1/3处
C. 对10岁以上儿童抢救者双手按压胸骨下1/3处
D. 对小婴幼儿心脏按压140次/分
E. 对学龄儿童心脏按压60次/分
18. [多选题]关于小儿秋季腹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起病急,病初即出现呕吐
B. 大便次数多、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
C. 4岁以上多见
D. 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E. 本病为非自限性疾病
19. [多选题]对正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应做到
A. 认真观察其肢体有无皮肤损伤
B. 认真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C. 认真做好其生活自理
D. 预防其攻击、破坏性行为
E. 观察睡眠情况
20. [多选题]评价病房护士绩效可采用
A. 绩效评价表
B. 排序法
C. 直接领导评价
D. 关键事件法
E. 同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