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2024核医学技术副高职称专项训练考试试题(R7),更多核医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显影范围仅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显像称为
A. 静态显像
B. 局部显像
C. 断层显像
D. 动态显像
E. 阴性显像
2. [单选题]多巴酚丁胺试验终止试验的指标不包括
A. 心率达到次极量心率或出现心绞痛
B. 心电图ST-T改变
C. 血压明显升高(≥28kPa)
D. 心律失常时
E. 血压降低(<3kPa)
3. [单选题]下列检测项目可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的是
A. FT3
B. FT4
C. TSH
D. TPOAb
E. TsAb
4. [单选题]阴囊显像中,下列哪种疾病可导致睾丸在灌注相、血池相均显示“放射性缺损区” ( )
A. 急性睾丸蒂扭转
B. 急性睾丸附睾炎
C. 睾丸肿瘤
D. 睾丸脓肿
E. 外伤
5. [多选题]急性胆囊炎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为避免假阳性的发生,可 ( )
A. 给予促胆囊收缩素
B. 给予吗啡
C. 延迟显像至注射后2~4h
D. 予苯巴比妥
E. 脂餐试验
6. [单选题]核医学计算机增加的软件部分没有
A. 采集软件
B. 图像处理软件
C. 校准和质量控制软件
D. 图像重建软件
E. 数模转换软件
7. [单选题]为了减少心脏搏动伪影对心脏大血管MRI图像的影响,一般采用心电门控技术,应用本法的TR时间决定于
A. R-R间期
B. P-R间期
C. R-P间期
D. 2R-R间期
E. 2P-R间期
8. [单选题]在门电路心血池显像中,常规采集多少个心动周期后终止
A. 100~200个
B. 300~500个
C. 600~800个
D. 1000~1200个
E. 1200~1500个
9. [单选题]肾上腺髓质显像不能对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
A. 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
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
C. 肾上腺髓质增生的诊断
D. 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E.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的诊断
10. [单选题]心肌摄取显像剂的量最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心肌厚度
B. 缺血病灶的大小
C. 冠脉血流量
D. 心肌弥漫性清除率
E. 患者的体重
11. [单选题]以下判断肾功能较为灵敏的检测为
A. X线静脉造影
B. 肾动态显像
C. 血尿素氮
D. 肾静态显像
E. 肾脏CT检查
1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理想的脑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特性
A. 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B. 在脑中滞留足够的时间
C. 具有确定的脑区域分布
D. 在脑的洗脱速度快
E. 小分子(分子量小于500)、脂溶性、电中性
13. [单选题]以下哪种政策法规明确了各种核医学诊断中的活度指导水平
A.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B.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C. 《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D.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E.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14. [单选题]核素显像在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价.错误的是
A. 核素显像不仅显示脏器的形态、位置、大小等解剖性信息,更重要的是反映该脏器的生理、生化,乃至病理过程
B. 核心脏病学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冠心病,特别是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
C. PET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对心肌存活的判断是目前该领域的"金标准"
D. 对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首次通过法十分有效,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好于超声心动图
E. 核素显像的图像分辨率差,图像不如CT、MRI等清晰
15. [单选题]CR摄影和DR摄影相比
A. 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俱佳
B. 时间分辨力好,空间分辨力不足
C. 空间分辨力好,时间分辨力不足
D. 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不足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正常男性心肌灌注显像上,容易出现的是
A. 前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B. 侧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C. 下后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D. 间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E. 以上均不对
17. [单选题]体外放射分析中,影响放射性标记物稳定性的因素有
A. 标记方法
B. 标记位置
C. 置换水平
D. 理化环境
E. 以上都对
18. [单选题]梯度回波序列的主要优点是
A. 提高图像信噪比
B. 提高空间分辨率
C. 增加磁场均匀性
D. 提高成像速度
E. 减少噪音
19. [单选题]有关TSH兴奋试验,哪项不正确
A. 可了解甲状腺的储备功能
B. 用于原发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鉴别
C. 通过注射外源性TSH,观察注射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D. 通过注射外源性TSH,观察注射前后甲状腺摄碘-131功能的变化
E. 兴奋值大于10%为明显兴奋
20. [单选题]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是
A. 骨折
B. 骨囊肿
C. 骨转移瘤
D. 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
E. 骨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