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核医学技术副高职称真题单选解析(R7),更多核医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哪种政策法规明确了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的防护、监督与管理
A.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C.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D.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E. 以上均不是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骨外异常放射性分布的是
A. 伴有钙化或骨化成分的肿瘤
B. 骨化性肌炎
C. 急性心肌梗死病灶
D. 放射治疗后改变
E. 良性骨关节病
3. [单选题]身体中有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是
A. 肾脏
B. 肝脏
C. 心脏
D. 脑
E. 脾脏
4. [单选题]当样品的活度逐渐增大时,仪器测得的计数率增加与样品活度的增加不成比例。在超过最大计数率之后,测得的计数率反而减少。这种现象与仪器的何种性能有关
A. 能量分辨率
B. 计数率特性
C. 空间分辨率
D. 探测效率
E. 固有分辨率
5. [单选题]当急性梗阻时,肾功能还未出现明显损伤,此时肾图可出现的图形是 ( )
A. 持续上升型
B. 高水平延长型
C. 抛物线型
D. 低水平递降曲线型
E. 低水平延长线型
6. [单选题]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重建图像时,经过滤波反投影重建得到三个断面图像是
A. 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短轴
B. 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C. 短轴、横断面、矢状面
D. 矢状面、冠状面、长轴
E. 长轴、短轴、曲线轴
7. [单选题]心肌灌注显像时,病灶呈散在样或花斑型异常多见于
A. 预激综合征
B. 心室室壁瘤
C. 早期心肌缺血
D. 梗阻性心肌病
E. 扩张型心肌病
8. [单选题]对于核素显像,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核素显像是利用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通过体外的探测仪器检测射线的分布与量,达到成像的目的
B. 核医学的影像是一种功能影像,而不是解剖学密度变化的图像
C. 核医学影像也可显示其解剖形态学变化,而且图像的解剖学分辨率极好
D. 核素显像与其他显像技术的不同之处是不同脏器显像需应用不同的放射性药物,同一器官不同目的的显像需不同的显像剂
E. 核素显像从技术条件等方面比其他显像技术更为复杂
9. [单选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最常见病因是
A. 增生
B. 腺瘤
C. 炎症
D. 腺癌
E. 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肝胆动态显像的介入实验药物
A. 吗啡
B. CCK
C. 呋塞米
D. 脂肪餐
E. 苯巴比妥
11. [单选题]骨转移瘤约有多少合并病理性骨折
A. 1/5
B. 1/4
C. 1/3
D. 1/2
E. 3/4
12. [单选题]如果γ照相机视野为正方形,而且视野将数字图像完整填充。粗略计算像素宽度的方法是
A. 视野的宽度乘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B. 视野的宽度除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C. 视野的宽度除以图像模拟放大倍数
D. 视野的宽度除以图像模拟放大倍数的平方
E. 视野的宽度减去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13. [单选题]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胆汁反流指数(EGRI)多少为Ⅲ度反流
A. <5%
B. 5%~10%
C. >10%
D. >20%
E. >30%
14. [单选题]女性患者,68岁,喘憋近2个月,加重1周,既往高血压病史,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病病史。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及胸片无明显异常。该患者可考虑先进行的核医学检查应为
A. 肺通气显像
B. 肺灌注显像
C. 肺功能显像
D. 气溶胶吸入显像
E. 呼吸道纤毛运动显像
15. [单选题]骨髓显像对下列哪种血液病的辅助诊断、病情演变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等方面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过敏性紫癜
D. 血友病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PYP拥有一个下列哪种有机键
A. P-C-P键
B. P-O-P键
C. P-S-P键
D. P-N-P键
E. P-H-P键
17. [单选题]下列不是核素骨显像适应证的是
A. 恶性肿瘤骨转移
B. 蜂窝织炎
C.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D. 应力性骨折
E. 代谢性骨病
18. [单选题]若病人未经治疗,梗阻时间长,肾功能严重受损,此时的肾图可能是 ( )
A. 持续上升型
B. 高水平延长线型
C. 抛物线型
D. 低水平延长线型
E. 阶梯式下降型
19. [单选题]心血池显像时,常用于封闭甲状腺及胃黏膜的药物是
A. 氯化亚锡
B. 苯巴比妥
C. 过氯酸钾
D. 卢戈氏液
E. 枸橼酸盐
20.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与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作用机制相似,是哪一种
A. 双嘧达莫
B. 氨茶碱
C. 硝酸甘油
D. 去甲乌药碱
E. 硝酸异山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