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3口腔修复学正高卫专项练习题库(AH0),更多口腔修复(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3口腔修复学正高卫专项练习题库(AH0),更多口腔修复(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
  A. 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 加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 与肝、肾、脑、髓关系密切 
  D.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 统率全身经脉 
 
2. [多选题]清法,也叫清热法,主要包括( )
  A. 清心除烦 
  B. 清泻脏腑 
  C. 清营凉血 
  D. 清热解毒 
  E. 清热泻火 
 
3.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的是( )
  A. 发汗 
  B. 滋阴 
  C. 养血 
  D. 益气 
  E. 扶阳 
 
4. [单选题]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 
 
5. [单选题]川芎茶调散中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
  A. 川芎 
  B. 羌活 
  C. 细辛 
  D. 白芷 
  E. 防风 
 
6. [单选题]"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
  A. 邪气亢盛 
  B. 正气旺盛 
  C. 气血瘀滞 
  D. 水液蓄积 
  E. 痰浊壅滞 
 
7. [多选题]有关解剖无效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死腔气约为150ml 
  B. 解剖无效腔又称死腔气 
  C. 死腔气不参与气体交换,仅在呼吸细支气管以上气道中起传导作用 
  D. 死腔气约与潮气容积相等为500ml 
  E. 死腔气参与气体交换 
 
8.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9. [单选题]与泄泻发病密切相关的内因为( )
  A. 肾阳虚衰 
  B. 脾胃虚弱 
  C. 肝脾不和 
  D. 脾肾阳虚 
  E. 心肾不交 
 
10.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湿疮血虚风燥证的证候特点包括( )
  A. 发病急 
  B. 皮肤肥厚 
  C. 粗糙脱屑 
  D. 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 
  E. 身热心烦 
 
11. [多选题]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P波峰距<0.04s 
  B. P波顶峰有明显切迹或双峰,峰距>0.04s 
  C. P波时限>0.12s 
  D. P波电压>0.25mV 
  E. V1Ptf<0.04mm·s 
 
12. [多选题]龋病二级预防的内容包括
  A. 定期口腔检查 
  B. X线辅助诊断 
  C. 窝沟封闭 
  D. 早期诊断 
  E. 早期预防 
 
13. [多选题]逍遥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柴胡、当归 
  B. 茯苓 
  C. 白芍、白术 
  D. 炙甘草 
  E. 黄连 
 
14. [多选题]卡环对抗臂的作用是
  A. 对抗义齿所承受的垂直向力 
  B. 对抗义齿所承受的侧向力 
  C. 对基牙有卡抱作用 
  D. 对义齿有稳定作用 
  E. 以上都正确 
 
15. [单选题]望舌以辨别疾病虚实,主要观察( )
  A. 舌色浅深 
  B. 舌质老嫩 
  C. 舌苔厚薄 
  D. 舌苔润燥 
  E. 舌体胖瘦 
 
16. [多选题]动态心电图仪的基本组成包括
  A. 心电图机 
  B. 心电分析软件 
  C. 导联线和记录器 
  D. 计算机系统 
  E. 活动平板 
 
17. [多选题]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包括
  A. 心悸、气短、头晕、晕厥、胸痛等症状性质的判定 
  B. 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定 
  C. 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 
  D. 选择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检测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 
  E. 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18. [单选题]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
  A. 防己黄芪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19. [多选题]激光焊接时的抗氧化措施,正确的是
  A. 必须用惰性气体保护 
  B. 常用氩气吹入被焊区 
  C. 要求氩气吹入孔与被焊接区的距离在1.5~2m 
  D. 氩气的压力在50kPa 
  E. 吹入氩气的流量为6~8L/分钟 
 
20. [单选题]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肿疡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