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考试真题(X1),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考试真题(X1),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乌梅丸的主要适应证是( )
  A. 蛔厥 
  B. 久利 
  C. 寒厥 
  D. 脏厥 
  E. 脏结 
 
2. [多选题]两感于寒时,第三日的表现有( )
  A. 耳聋 
  B. 囊缩 
  C. 水浆不入 
  D. 不知人 
  E. 死 
 
3. [单选题]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A. 桂枝甘草汤主之 
  B. 桂枝汤主之 
  C.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D. 附子汤主之 
  E. 柴胡桂枝汤主之 
 
4. [单选题]“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也。”
  A. 濈然微汗出 
  B. 脉洪大 
  C. 不恶寒反恶热 
  D. 舌上燥而渴 
  E. 谵语 
 
5. [单选题]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A. 恶寒 
  B. 恶风 
  C. 脉浮 
  D. 项背强肌 
  E. 呕逆 
 
6.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及秋季的养生方法是( )
  A. 早卧早起 
  B. 与鸡俱兴 
  C. 使志无怒 
  D. 收敛神气 
  E. 无外其志 
 
7. [单选题]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
  A. 水液 
  B. 治节 
  C. 变化 
  D. 伎巧 
  E. 气化 
 
8. [单选题]薛氏五叶芦根汤中五叶的组成中除了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还有
  A. 苏叶、桑叶 
  B. 竹叶、桑叶 
  C. 枇杷叶、竹叶 
  D. 枇杷叶、薄荷叶 
  E. 薄荷叶、橘叶 
 
9. [多选题]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若小便自利者,可有如下转归( )
  A. 发黄 
  B. 大便硬,为阳明病 
  C.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D. 但头汗出 
  E. 自利而渴 
 
10. [多选题]损伤局部的特殊症状体征有哪些
  A. 骨擦音 
  B. 弹性固定 
  C. 异常活动 
  D. 畸形 
  E. 关节盂空虚 
 
11. [多选题]"从者反治"包括下述内容( )
  A. 微者逆之 
  B. 甚者从之 
  C. 热因热用 
  D. 寒因寒用 
  E. 通因通用 
 
12. [多选题]在肘窝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的组织是
  A. 肱动脉 
  B. 桡神经 
  C. 桡动脉 
  D. 尺神经 
  E. 正中神经 
 
13. [单选题]下列治法中,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是
  A.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 其下者,引而竭之 
  C. 因其重而减之 
  D.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E. 其高者,因而越之 
 
14. [单选题]据《灵枢·水胀》篇所述,肠蕈是因寒邪客于
  A. 子门 
  B. 肠内 
  C. 肠外 
  D. 子宫门 
  E. 胸腔 
 
15. [多选题]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
  A. 侧副韧带损伤 
  B. 半月板损伤 
  C. 神经损伤 
  D. 血管损伤 
  E. 关节囊损伤 
 
16. [单选题]历节病内因肝肾不足的脉象为
  A. 沉弱 
  B. 沉细 
  C. 微弱 
  D. 沉微 
  E. 沉紧 
 
17.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邪在肺卫的治法包括( )
  A. 辛凉轻剂 
  B. 清热解毒 
  C. 挟湿者,宜渗湿于热下 
  D. 时冀其战汗透邪 
  E. 挟风者,宜透风于热外 
 
18. [单选题]某女,39岁。大便干燥如羊粪,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五心烦热,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涩。
  A. 塞因塞用 
  B. 通因通用 
  C. 寒因寒用 
  D. 热因热用 
  E. 热者寒之 
 
19.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A.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B. 寒温并用,健脾止利 
  C. 清上温下,安蛔止呕 
  D. 寒温并用,和胃消痞 
  E. 寒温并用,健脾除湿 
 
20. [多选题]关于肩周炎,下列哪项不对
  A. 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临床特点 
  B. 系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C. 本病能自愈,一般需一年左右,即使不进行治疗和功能锻炼,亦不遗留任何障碍 
  D. 好发生于重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E. 好发于50岁以下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