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骨外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全套模拟试题(M9),更多骨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RNA干扰(RNAi)是指
A. 将一段短双链的RNA序列导入机体或细胞中
B. 形成三链DNA
C. 同时诱导机体或细胞中任意的序列发生降解
D. 导致基因的表达增强
E. 蛋白质的后加工过程
2. [多选题]月骨缺血性坏死的可能原因有
A. 尺骨负向变异
B. 营养血管损伤
C. 乙醇中毒
D. 月骨静脉栓塞
E. 月骨形态异常
3. [多选题]腰痛的致病病因有( )
A. 风
B. 寒
C. 湿
D. 热
E. 燥
4. [单选题]下列关于外科病人术前心脏危险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去6个月内心肌梗死
B. 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
C. 年龄>70岁
D. 每分钟多于5次的室性期前收缩
E. 室上性心动过速
5. [单选题]3岁男孩,妈妈在给穿衣服时牵拉左腕,患儿突然大哭,左肘功能障碍,左手不肯拿取玩物。检查: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外有压痛。其可能的诊断是
A. 左肘关节脱位
B. 左肱骨髁上骨折
C. 左肱骨内髁撕脱骨折
D. 左肱骨外髁撕脱骨折
E. 左桡骨头半脱位
6. [多选题]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桂枝
B. 荆芥
C. 麻黄
D. 杏仁
E. 甘草
7. [单选题]女性,51岁,半年多反复出现腰腿痛,行走时出现双小腿间歇性跛行。双小腿背外侧及足部麻、痛,下蹲片刻缓解,卧床不痛。双足及小腿外侧,马鞍区痛觉稍减弱,双跟腱反射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近2~3年糖尿病史。根据病史、检查所见最可能的诊断
A. 椎间盘突出症
B. 神经根管狭窄症
C. 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
D. 末梢神经炎
E.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8. [多选题]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A. 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B. 阴阳相互转化
C. 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对立制约
E. 阴阳消长平衡
9. [单选题]郁证总的治则是( )
A. 行气化痰
B. 利湿清热
C. 益气养血
D. 疏通气机
E. 消食行气
10. [单选题]男性,21岁。左前臂尺侧近肘部机器绞伤,行清创术,尺神经断端埋于肌肉待二期处理。在二次神经修复的手术中,不宜采取的是
A. 尺神经由肘后移到肘前,可缩短距离,使损伤神经两端得以靠近,吻合口无张力
B. 如神经缺损在5cm左右,游离神经后,保持屈肘位仍可直接吻合,术后用石膏维持位置
C. 若通过屈肘仍不能对接,可就近取同侧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
D. 对缺损长、不能准确分清束膜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外膜缝合与束膜缝合的效果差异不大
E. 无论何种修复方法,术后必须注意保持吻合处无张力
11. [多选题]发育性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特点有
A. 中央径为10 mm或以下
B. 多个椎骨发病
C. 椎板头侧缘矢径与椎板尾侧缘矢径的比值≥1
D. 椎板头侧缘矢径与椎板尾侧缘矢径的比值<1
E. 两侧椎弓根间距小,椎弓根发育短
12. [多选题]水肿的治疗原则包括( )
A. "开鬼门"
B. "洁净府"
C. "去菀陈莝"
D. "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E. "腰以上肿,当发汗……"
13. [单选题]患者,男性,26岁,因外伤致左肩关节前脱位,入院后予以手法复位,后行绷带和胶布固定,其肩关节固定的位置应是
A. 肩关节置于内收,内旋位屈肘90°
B. 肩关节置于外展,内旋位屈肘90°
C. 肩关节置于外展,外旋位屈肘90°
D. 肩关节置于外展,外旋肘伸直位
E. 肩关节内收,内旋,肘伸直位
14. [多选题]舌赤肿胀而苔黄,多由于( )
A. 热毒壅盛
B. 心脾有热
C. 心脾两虚
D. 中毒
E. 脾胃湿热
15. [单选题]月经先期,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方选( )
A. 八珍汤
B. 养心汤
C. 逍遥散
D. 四物汤
E. 补中益气汤
16.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度悲忧
B. 恐惧过度
C. 思虑不解
D. 过度愤怒
E. 突然受惊
17. [单选题]女性,60岁,外伤1天,左下肢短缩,足外旋的50°左髋部压痛无肿胀。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左髋臼骨折
B. 左股骨头骨折
C. 左股骨颈骨折
D. 左股骨转子间骨折
E. 左股骨干骨折
18. [单选题]踝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脱位是
A. 踝关节内脱位
B. 踝关节外脱位
C. 踝关节前脱位
D. 踝关节后脱位
E. 踝关节分离旋转脱位
19. [单选题]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处理正确的是
A. 肩关节外展45°
B. 肩关节前屈45°
C. 1周拆除缝线
D. 2周后开始功能锻炼
E. 3周拆除外展架
20. [单选题]五苓散的君药是( )
A. 桂枝
B. 茯苓
C. 泽泻
D. 白术
E. 猪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