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理化检验技术医学职称副高考试模拟题(L0),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数是有颜色的物质
B. 它们是弱酸和弱碱
C. 它们的离解常数决定发生颜色改变时的pH
D. 指示剂应当用大量,目的是能清楚看到颜色改变
E. 温度是影响滴定的一种因素
2. [单选题]酱油的总酸是表示其质量的一个指标,由于酸性物质种类多,测定结果以何种酸表示
A. 乙酸
B. 甲酸
C. 乳酸
D. 丙酸
E. 柠檬酸
3. [单选题]国标规定,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样品经灰化处理后,溶解灰分使用
A. 硫酸
B. 硝酸(1+1)
C. 磷酸
D. 盐酸
E. 盐酸(1+2)
4. [单选题]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化氢的含量,其测定的电极电位值与什么呈线性关系
A. 溶液中氟离子浓度
B. 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
C. 溶液中氟离子活度
D. 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
E. 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几何级数
5. [多选题]影响血标本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A. 生理
B. 饮食
C. 药物
D. 溶血
E. 湿度
6. [单选题]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下列无关的是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液层的厚度
D. 溶液的浓度
E. 电压
7. [单选题]在强碱性溶液中,镉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的染料颜色为
A. 紫红色
B. 红色
C. 橙色
D. 蓝绿色
E. 绿色
8. [单选题]一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指对一个样品所得一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数。一个食物样品某种营养素真值含量往往不知,用于表示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指标是
A. 可信度
B. 精密度
C. 回收率
D. 重现性
E. 相对标准偏差
9. [单选题]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 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B. 由国家以法律条文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C. 由国家规定强制使用的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D. 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E. 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
10. [单选题]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必须放置于
A. 白色试剂瓶
B. 白色滴瓶
C. 棕色试剂瓶
D. 不分颜色试剂瓶
E. 棕色广口瓶
11. [单选题]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食品中氨基酸含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应用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进行测定
B. 食物在进行酸水解时,所有氨基酸都不易被破坏
C. 食物蛋白先经硫酸水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颜色
E.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只能同时测定8种必需氨基酸
12. [多选题]减压干燥法主要适用于测定哪些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A. 高温易氧化分解
B. 挥发快
C. 挥发慢
D. 含水多
E. 含水较少
13. [单选题]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及其化合物,使用的火焰为
A. 乙炔-空气火焰,富燃性火焰
B. 乙炔-氧气火焰,贫燃性火焰
C. 乙炔-空气火焰,贫燃性火焰
D. 乙炔-空气火焰,化学计量性火焰
E. 乙炔-二氧化氮火焰,富燃性火焰
14. [单选题]测汞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造成测定值偏低的关键步骤是
A. 样品硝酸加入量不够,导致样品炭化
B. 消解温度过低,导致消解时间过长
C. 透明的消解液呈现蓝绿色,而不是橘红色,表明未消解完全
D. 透明的消解液呈现橘红色,而不是蓝绿色,表明未消解完全
E. 消解时间不够长
15. [单选题]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化效率越高,方法灵敏度越高
B. 原子化时,产生的游离基态原子越多,方法灵敏度越高
C. 原子化时,产生的激发态原子越多,方法灵敏度越高
D. 原子化温度越高,方法灵敏度越高
E. 原子化条件选择越好,方法灵敏度越高
16. [单选题]若显微镜的油浸镜上的油已干,可用拭镜纸沾何物擦净,然后再用干拭镜纸擦干净
A. 清水
B. 石蜡
C. 无水乙醇
D. 二甲苯
E. 以上都不是
17. [单选题]关于蔗糖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蔗糖是具有右旋性的,水解后的单糖混合物显左旋性
B. 蔗糖是具有左旋性的,水解后的单糖混合物显右旋性
C. 蔗糖是双糖
D. 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E. 蔗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18. [单选题]在间接碘量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 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
C. 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E. 滴定开始前加淀粉
19. [单选题]关于食品样品采集和保存,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 采样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B. 采集数量应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C. 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应先混匀后再采样
D. 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样混合
E. 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同一批号取样件数不少于3个
20. [单选题]采集供水系统的末梢水时,为保证样品能代表供水的质量,应
A. 由自来水管龙头处直接取样
B. 先放入储存器中,再取样
C. 先放水数分钟后再取样
D. 先放水1小时后再取样
E. 到水源地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