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试模拟系统(V1),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试模拟系统(V1),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哭声响亮,口渴唇干,小便深黄。治疗首选方剂为
  A. 三仁汤 
  B. 理中汤 
  C. 茵陈蒿汤 
  D. 茵陈理中汤 
  E. 血府逐瘀汤 
 
2.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血虚证与血瘀证的共同表现
  A. 心悸 
  B. 脉涩 
  C. 手麻 
  D. 腹痛 
  E. 闭经 
 
3. [单选题]端直而长,如按琴弦的是
  A. 涩脉 
  B. 洪脉 
  C. 细脉 
  D. 弦脉 
  E. 紧脉 
 
4. [单选题]下列是中医学女性生殖轴的概念的是
  A. 肾-天癸-冲任-胞宫 
  B. 天癸-肾-冲任-胞宫 
  C. 脑-肾-天癸-胞宫 
  D. 天癸-冲任-气血-胞宫 
  E. 肾-天癸-气血-胞宫 
 
5. [单选题]干陷证多发生于
  A. 1候 
  B. 2~3候 
  C. 4候 
  D. 5候 
  E. 6候 
 
6. [单选题]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治宜
  A. 益火补土 
  B. 培土制水 
  C. 抑木扶土 
  D. 金水相生 
  E. 泻南补北 
 
7. [单选题]既能清热平肝,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 夏枯草 
  B. 刺蒺藜 
  C. 钩藤 
  D. 白菊花 
  E. 决明子 
 
8. [单选题]发散风热药的主要作用是
  A. 散风热 
  B. 清头目 
  C. 利咽喉 
  D. 透麻疹 
  E. 宣肺气 
 
9. [单选题]患者,男,28岁。2周前高热,经治疗后高热已退,但仍有低热,夜间加重。治宜选用的药物是
  A. 威灵仙 
  B. 木瓜 
  C. 独活 
  D. 五加皮 
  E. 秦艽 
 
10. [单选题]治疗癥瘕湿热瘀阻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银甲丸 
  B. 龙胆泻肝汤 
  C. 大黄牡丹汤 
  D. 五味消毒饮 
  E. 仙方活命饮 
 
11. [单选题]不是水肿发病的常见原因的是
  A. 风邪外袭 
  B. 湿毒浸淫 
  C. 饮食劳倦 
  D. 房劳过度 
  E. 情志内伤 
 
12. [单选题]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疮面宜选用
  A. 如意膏 
  B. 太乙膏 
  C. 三品一条枪 
  D. 青黛膏 
  E. 升丹 
 
13. [单选题]引起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 阳偏盛 
  B. 阳偏衰 
  C. 阴偏盛 
  D. 阴偏衰 
  E. 阴盛则阳病 
 
14. [单选题]既能补肾阳,又能益肾阴,为平补阴阳之良药的药物是
  A. 巴戟天 
  B. 淫羊藿 
  C. 菟丝子 
  D. 续断 
  E. 补骨脂 
 
15. [单选题]患儿,男,6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程第9日,症见肢体浮肿,尿少,咳嗽气急,喘息不得平卧,心悸,胸闷,口唇青紫,脉细无力。其证型是
  A. 水气上凌心肺 
  B. 湿热内侵 
  C. 邪陷厥阴 
  D. 水毒内闭 
  E. 风水相搏 
 
16. [单选题]患儿,3岁,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貌似老人,毛发干枯,腹部凹陷,大便时溏时秘,舌淡嫩,苔少,脉细弱。治疗首选方剂为
  A. 肥儿丸 
  B. 归脾汤 
  C. 八珍汤 
  D. 健脾丸 
  E. 资生健脾丸 
 
17. [单选题]定取足少阳胆经阳白穴,应两目正视,位于瞳孔直上,眉上
  A. 0.5寸处 
  B. 1寸处 
  C. 1.5寸处 
  D. 2寸处 
  E. 入发际处 
 
18. [单选题]李某,男,80岁。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怠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其中医治法为
  A. 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B. 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C. 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D. 养血活血,健脾补肾 
  E. 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19. [单选题]以上各项,属子宫功能的是
  A. 排出月经、孕育胎儿 
  B. 排出月经的通道 
  C. 娩出胎儿的产门 
  D. 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门户 
  E. 排出恶露之出口 
 
20. [单选题]海金沙的功效是
  A.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B. 利水通淋,止痛 
  C. 利水通淋,止咳 
  D. 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E. 利水通淋,下乳润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