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卷(M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11   [手机版]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卷(M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卷(M2),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五藏各以其时受病,"乘夏"则何脏先受邪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2.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常出现的热型是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回归热
E. 波状热


3. [单选题]麦门冬汤的功用是

A.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B. 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C. 化痰散饮,和胃降逆
D.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E. 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4. [单选题]治疗青光眼可选用

A. 新斯的明
B. 阿托品
C. 山莨菪碱
D. 毛果芸香碱
E. 东莨菪碱


5. [单选题]既能化瘀止血,又能活血定痛的药物是

A. 仙鹤草
B. 白及
C. 三七
D. 大蓟
E. 槐角


6. [单选题]根据中医理论,急腹症的中期常表现为:

A. 正盛邪轻
B. 正盛邪实
C. 正虚邪陷
D. 邪却正复
E. 正虚邪恋


7. [单选题]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属

A. 痰湿证
B. 湿热证
C. 阴虚证
D. 燥热津伤证
E. 瘀血内停证


8. [单选题]下列哪首方剂既能治疗支饮又能治疗溢饮

A. 木防己汤
B. 葶苈大枣泻肺汤
C. 苓甘五味姜辛汤
D. 小青龙汤
E. 大青龙汤


9. [单选题]酸枣仁汤除主药酸枣仁外,不包括

A. 当归
B. 川芎
C. 知母
D. 甘草
E. 茯苓


10. [单选题]关于大黄的使用禁忌,说法错误的是

A. 妇女月经期慎用
B. 妇女哺乳期慎用
C. 孕妇便秘忌用
D. 孕妇忌用
E. 阴疽忌用


11. [单选题]心下有留饮的特点是

A. 素盛今瘦
B. 背寒冷如掌大
C. 胁下痛引缺盆
D. 满喘咳吐
E. 心下痞坚


12. [单选题]患者发热,微恶寒,四肢关节剧烈疼痛,微呕,胸胁心下微满,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治宜

A. 麻黄汤
B. 柴胡桂枝汤
C. 小柴胡汤
D. 桂枝汤
E. 附子汤


13. [单选题]"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出自哪部医著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外台秘要》
D. 《成方便读》
E. 《医学源流论》


14. [单选题]患者因身劳汗出,常衣里冷湿,日久腰部酸楚冷痛,身体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但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宜

A. 甘草干姜汤
B.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C. 苓桂术甘汤
D. 甘姜苓术汤
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5.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主治的是

A. 肺胃热盛的消渴
B. 肾气亏虚的消渴
C. 湿热夹瘀的小便不利
D. 脾肾亏虚的小便不利
E. 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


16.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见于

A. 百日咳
B.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 自身免疫性疾病
D. 脾功能亢进
E. 伤寒


17. [单选题]溢饮的病位在

A. 胸膈
B. 头面
C. 肠胃
D. 胁下
E. 肌表


18. [单选题]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其病机属

A. 肝气郁结
B. 瘀血内阻
C. 肝经气血郁滞
D. 水停胸胁
E. 饮阻胸膈


19. [单选题]患者产后不久,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而口不渴,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缓,其治疗宜用

A. 五苓散
B. 甘遂半夏汤
C. 抵当汤
D. 土瓜根散
E. 大黄甘遂汤


20. [单选题]下列流脑的临床类型最常见的是(  )。

A. 普通型
B. 暴发型
C. 轻型
D. 败血症休克型
E. 混合型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yoyoeo.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中级职称真题详细解析(M2) 唇爪不华,苔薄白,下列检查最简便而有意义的是(  )。脓汁黏稠有粪臭味是感染了(  )。清暑益气汤中含有的药物是容易发生癌症人群是(  )。不属于医学道德评价客观标准的是症见伤食泄泻,宜采用的治法是患者,头痛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