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精神病医学副高职称考试模拟题(O2),更多精神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泄泻初起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分利
B. 消导
C. 清化
D. 固涩
E. 疏解
2. [单选题]以下有关性心理障碍患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性心理障碍者多有人格障碍
B. 性心理障碍者多数性欲低下,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家庭关系往往不和谐
C. 性心理障碍患者发生违法行为,可不追究其责任
D. 性心理障碍患者对社会生活适应差
E. 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充分的辨认能力
3. [单选题]言语性幻听最常见于
A. 精神分裂症
B. 抑郁症
C. 躁狂症
D. 神经症
E. 偏执性精神病
4. [单选题]电痉挛治疗中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用力托住患者下颌并固定牙垫
B. 痉挛后常规给予胸部按压式人工呼吸
C. 待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后,才能送回病房卧于床上
D. 固定患者下肢,防止痉挛时拉伤肌肉
E. 患者发绀明显时应当给氧
5. [单选题]患者男,21岁,大学生。某天晚饭后听学校广播时突然感觉播音的内容是在针对自己来的,其既往经历与所播内容毫无关系。此患者可能的症状是
A. 思维鸣响
B. 思维散漫
C. 原发性妄想
D. 继发性妄想
E.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6. [单选题]神经性贪食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卞采用门诊治疗
B. 抗抑郁药物治疗
C. 合并使用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D. 心理治疗很重要
E. 药物治疗效果优于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7.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缓慢
B. 病程较长
C.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D.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E.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8. [单选题]心能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是指心的功能中的( )
A. 主神志
B. 主血脉
C. 在体合脉
D. 其华在面
E. 在窍为舌
9. [单选题]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
A. 心、肝、脾
B. 肺、脾、肾
C. 心、肝、肾
D. 心、肝、胆、脾、肾
E. 心、肺、脾、肾
10. [单选题]患者,男性,15岁。4个月前急性起病,意识清晰,言语难以理解,行为幼稚怪异,本能意向亢进,片段性耳闻人语幻听,被跟踪感。以下哪种治疗最合适
A. 催眠治疗
B. 药物治疗
C. 心理咨询
D. 满灌疗法
E. 精神分析治疗
11. [多选题]疾病的转归,取决于邪正的盛衰,其病理变化有( )
A. 邪祛正未复
B. 正虚邪恋
C. 正胜邪退
D. 正邪转化
E. 邪盛正衰
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泄泻的病因的是( )
A. 痰热内扰
B. 情志失调
C. 饮食不节
D. 脾肾虚弱
E. 感受外邪
13.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属于神经症性障碍
A. 强迫障碍
B. 抑郁性神经症
C. 恐惧症
D. 广泛性焦虑障碍
E. 社交焦虑障碍
14.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益气养血
B. 疏肝理气
C. 扶正
D. 滋补肝肾
E. 健脾和胃
15. [单选题]易性癖者着异性服装是为了
A. 吸引同性
B. 吸引异性
C. 产生性兴奋
D. 认同性身份
E. 改变衣着习惯
16. [单选题]男,32岁。反复思考,犹豫不决3年来诊。患者凡事爱钻牛角尖,如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出来",小事情苦思冥想,自觉无必要又停不下来,因此烦躁不安,不时胸闷心慌,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躯体检查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抑郁障碍
B. 强迫障碍
C. 广泛性焦虑障碍
D. 神经衰弱
E. 精神分裂症
17. [多选题]癫痫患者合并有精神症状出现时,不宜选用下列何种药物 ( )
A. 氯丙米嗪
B. 氯丙嗪
C. 氯氮平
D. 阿米替林
E. 盐酸氟西汀
18. [单选题]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回答,医生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故意用力紧闭双唇,扭头逃避面前的杯子,该患者的症状最贴切的描述是
A. 缄默症
B. 主动违拗
C. 被动违拗
D. 木僵
E. 作态
19. [单选题]患者女。自诉“我的胃没有了,我不感到饥饿,我吃东西时感到食物的味道,但是咀嚼过的食物就进入了腹腔”。这一症状属于
A. Capgras’s syndrome
B. Fregoli’s syndrome
C. Cotard’s syndrome
D. Ganser’s syndrome
E. Korsakov’s syndrome
20. [单选题]目前的观点认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生物学机制是
A. 伏隔核5-羟色胺功能亢进
B. 伏隔核5-羟色胺功能低下
C. 基底节多巴胺受体敏感性降低
D. 基底节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增高
E. 伏隔核多巴胺受体敏感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