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喘憋明显,略有烦躁。在治疗过程中应慎"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喘憋明显,略有烦躁。在治疗过程中应慎用镇静剂,以避免
A. 洋地黄中毒
B. 双重感染
C. 脱水、低血钾
D. 诱发肺性脑病
E. 加重心力衰竭
[单选题]急性肺水肿患者给予高流量氧吸入的目的是
A. 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B. 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
C. 改善心肌缺氧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D. 改善肺组织的缺氧状态
E. 减少回心血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肺水肿吸氧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并用20%~30%乙醇湿化。因为肺水肿病人肺泡内渗出过多,会产生大量泡沫性痰,堆积在肺泡内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高流量吸氧能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而酒精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内的泡沫破裂,从而改善病人的呼吸困难,减轻病情。故答案为B。
[单选题]高热持续期的特点是
A. 产热大于散热
B. 产热持续增加
C. 散热持续减少
D.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E.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正确答案 :E
解析:发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故答案为E。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足底刺伤后发生破伤风,频繁抽搐,控制痉挛的主要护理措施是
A. 住单人隔离病室
B. 限制亲属探视
C. 避免声、光刺激
D. 按时用镇静剂
E. 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破伤风抽搐时控制痉挛的主要措施是按时用镇静剂。
[单选题]女性,36岁,来门诊进行体检时,用大头针稍微轻戳病人的皮肤,病人即大声喊叫,此感觉障碍的类型为
A. 感觉减退
B. 感觉倒错
C. 感觉缺失
D. 感觉过敏
E. 感觉异常
正确答案 :D
解析:感觉过敏指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强烈的感觉,如用针轻刺皮肤即引起强烈的疼痛感受,因此该患者属于此种类型的感觉障碍。
[单选题]排列出院病历时,体温单的上面是
A. 检验报告单
B. 医嘱单
C. 病史及体格检查单
D. 护理记录单
E. 住院病历封面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称为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波浪热
正确答案 :A
解析:A.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B.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D.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E.波浪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故本题干描述的热型为A。解题关键: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单选题]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应用的饮食是
A. 牛奶
B. 鱼
C. 核桃
D. 浓茶
E. 虾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脏形态改变的主要是
A. 左心室肥厚
B. 二尖瓣关闭不全
C. 肺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扩大
E. 右心室扩大
正确答案 :E
解析:肺心病肺的结构、功能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大(E对)。
[单选题]护士与患者交谈时,与其目光接触时间应该不少于全部交谈时间的
A. 10%
B. 20%
C. 30%
D. 40%
E. 50%
正确答案 :C
解析:护士和患者在沟通中,对患者的注视是对其尊重和重视的表达,是语言沟通的重要辅助。注视的时间要注意把握,注视时间过短使人感觉重视不足,注视时间过长,则让对方感觉不适。护士和患者在沟通时,注视患者的时间应不少于全部谈话时间的30%,但也不要超过全部谈话时间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