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中医药条例》的制定目的是
A. 发展中医药事业,传承中医药精神
B. 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中医药遗产
C.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
D.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民身心健康
E. 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中医药文化,保障人民健康
2. [单选题]夏某,女,60岁。近5年来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平素倦怠乏力,面白无华,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B. 取穴主要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C. 主穴基础上可配脾俞、胃俞,但不用灸法
D. 基本针灸治疗处方是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
E. 若肠鸣明显,可在主穴基础上加脾俞、大肠俞
3.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A. 开窍宁神
B. 化湿和胃
C. 养心安神
D. 祛痰止咳
E. 消痈散肿
4. [单选题]能破血除痹,长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
A. 川芎
B. 羌活
C. 鸡血藤
D. 桑枝
E. 姜黄
5. [单选题]经络腧穴按诊的异常变化不包括
A. 压痛
B. 硬结
C. 色黑
D. 肿胀
E. 条索状物
6. [单选题]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
A. 肝经、肾经
B. 肝经、脾经
C. 任脉、带脉
D. 任脉、冲脉
E. 任脉、督脉
7. [单选题]支饮的临床主症是
A.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B. 心下痞坚,胸胁支满,目眩
C.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D. 咳唾引痛,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E. 身体疼重,四肢历节痛
8. [单选题]阳明病的主脉是
A. 浮脉
B. 大脉
C. 洪大脉
D. 浮滑脉
E. 沉脉
9. [单选题]关于“独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所致
B. 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
C. 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D. 可见于郁证
E. 可见于癫证
10. [单选题]《灵枢·本神》提出"心气虚",见到的是
A. 恐
B. 怒
C. 惊
D. 悲
E. 笑
1.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医药条例》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1.制定目的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A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4.正确答案 :E
5.正确答案 :C
解析:辨证归经,足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经络按诊最常用背俞穴。
6.正确答案 :D
解析:崩漏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官非时妄行。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
【辨证】
1.实证
主症 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兼见血色深红,质黏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为血瘀。
2.虚证
主症 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公孙 隐白
配穴 血热加中极、血海;湿热加中极、阴陵泉;气郁加膻中、太冲;血瘀加膈俞、血海。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用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足三里 地机 三阴交
配穴 脾气虚加脾俞、胃俞;肾阳虚加肾俞、命门;肾阴虚加肾俞、太溪;盗汗加阴郄;失眠加神门。
操作 毫针补法,可施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埋针法,两耳交替使用。
(2)穴位注射法 选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用维生素B↓(12)或黄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可注药液2ml,每日1次。
(3)挑刺法 在腰骶部督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挑破0.2~0.3cm长,O.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2~4个点,每月1次,连续挑治3次。
7.正确答案 :C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心主脉,神寄附于脉。心志为喜,在声为笑,故其气虚弱则志不足,易出现悲伤;邪气壅滞则其志不畅达,往往见狂笑不已。肝藏血,魂为肝血所养,其志为怒,故虚可出现情志证候,如恐惧;邪气壅滞,则易多语、发怒以求疏泄。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9n2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