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能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的药物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8-06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能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的药物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西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单选题]能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的药物是

A. 地高辛
B. 氢氯噻嗪
C. 依那普利
D. 米力农
E. 硝普钠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

A. 1例次
B. 2例次
C. 3例次
D. 5例次

正确答案 :D

解析: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


[单选题]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应首选

A. 青蒿素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甲硝唑
E. 阿苯达唑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甲硝唑的作用特点和适应证。氯喹是治疗疟疾的药物;甲硝唑是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和滴虫病的首选药,也是贾第鞭毛虫最有效的药物,还能抗厌氧菌,故本题答案选D。


[单选题]禁止采猎的是

A. 一级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
B. 二级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
C. 三级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
D. 中药保护品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禁止采猎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主要以血清淀粉酶(AMY)活性增高诊断的是( )。

A. 糖尿病
B. 肝硬化
C. 急性肠炎
D. 急性肝炎
E. 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血清淀粉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小时达到高峰,3~4日恢复正常。此外,尚可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腮腺损伤、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破裂、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酮症酸中毒、肾移植后、肺炎、急性酒精中毒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单选题]碘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活剂不能与碱性溶液直接配伍的机制是

A. 碘解磷定等不溶解
B. 碘解磷定等不稳定
C. 碘解磷定等水解
D. 碘解磷定等水解生成剧毒的氰化物
E. 碘解磷定等失去解毒效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须特别注意复活剂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可以水解生成剧毒的氰化物,故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


[多选题]下列药物在体内发生生物转化反应,属于第1相反应的有( )。

A. 苯胺英纳代谢生成羟基苯妥英
B. 对氨基水杨酸在乙酰辅酶
C. 卡马西平代谢生成卡马西平
D. 地西半羟脱甲基和羟基化生成奥沙西洋
E. 硫喷妥钠经氧化脱硫生成戊巴比妥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B选择为第Ⅱ相反应,其余都是第I相反应


[单选题]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作用是

A. 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并增加解离度
B. 可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
C. 增强药物的亲水性,并增加其与受体的结合力
D. 明显增加药物的亲脂性,并降低解离度
E. 影响药物的电荷分布及作用时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可增强药物的亲水性,并增加其与受体的结合力;药物分子中引入酰胺基可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药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可影响药物的电荷分布及作用时间和增加脂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可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并增加解离度;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明显增加药物的亲脂性,并降低解离度。故本组题答案应选C、B、E、A。


[多选题]色谱分析法主要用于药物中特定杂质、有关物质与残留溶剂的检查,其方法主要有( )。

A. 气相色谱法
B. 薄层色谱法
C. 电泳法
D. 毛细管电泳法
E.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 :AB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色谱分析法的主要方法”。色谱分析法主要用于药物中特定杂质、有关物质与残留溶剂的检查,方法主要为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krd9jd.html
  • 下一篇:地高辛的不良反应是 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常宜选用的药物是螺内酯与下列哪种氨基酸合用可导致高钾血症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是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胺碘酮 普洛萘尔 苯妥英钠#色氨酸 赖氨酸 精氨酸# 缬氨酸 苯丙氨酸分析是否产生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