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5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提分加血考试试题(N9),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5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提分加血考试试题(N9),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
  A. 细数脉 
  B. 弱脉 
  C. 结代脉 
  D. 涩脉 
  E. 沉脉 
 
2. [多选题]可以用于食品的天然色素有( )
  A. 甜菜红 
  B. 藤黄 
  C. 焦糖色 
  D. 虫胶红 
  E. 红曲米 
 
3.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包括
  A. 卵石样或息肉样充盈缺损 
  B. 病变进行性发展 
  C. 结肠边缘很多毛刺状突出,或纽扣般大小龛影 
  D. 常见激惹征象 
  E. 肠管狭窄、短缩、变硬,如僵直的橡皮管 
 
4. [单选题]患者李某,8月1日前来就诊:突然发病,壮热,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此为( )
  A. 风热感冒 
  B. 风热夹燥感冒 
  C. 风热夹暑湿感冒 
  D. 风寒感冒 
  E. 时行感冒 
 
5. [单选题]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 石膏 
  B. 知母 
  C. 生地 
  D. 玄参 
  E. 栀子 
 
6. [单选题]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
  A. 气乱 
  B. 气陷 
  C. 气上 
  D. 气结 
  E. 气收 
 
7. [单选题]患者时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口干口苦。应辨证为( )
  A. 心脾两虚 
  B. 阴虚火旺 
  C. 痰热扰心 
  D. 心虚胆怯 
  E. 肝火扰心 
 
8. [多选题]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为
  A. 人与人之间可直接传染 
  B. 潜伏期短 
  C. 中毒病人有相似的食物史 
  D. 中毒病人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E. 中毒由动物性食品所引起 
 
9.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
  A. 摄食不足 
  B. 饮食不洁 
  C. 暴饮暴食 
  D. 饮食偏寒偏热 
  E. 饮食五味偏嗜 
 
10. [多选题]食品安全的定义是( )
  A. 食品无毒、无害 
  B.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C. 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或亚急性危害 
  D. 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慢性危害 
  E. 对人体绝对安全 
 
1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白虎汤组成药物的是( )
  A. 生石膏 
  B. 知母 
  C. 甘草 
  D. 生地 
  E. 粳米 
 
12. [单选题]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要点为( )
  A. 尿中带血 
  B. 小便时疼痛与否 
  C. 发病脏腑 
  D. 脉象 
  E. 舌苔 
 
13. [多选题]下列关于植物雌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B. 植物雌激素具有抗雌激素作用 
  C. 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活性高于17-β雌二醇 
  D. 植物雌激素本质上也属于激素 
  E. 植物雌激素不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结合 
 
14.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A. 黄疸鲜明如橘子色 
  B. 黄疸晦黯如烟熏 
  C. 发热烦渴 
  D. 舌质淡苔白腻 
  E. 脉濡细 
 
15.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A. 二陈汤 
  B. 定喘汤 
  C. 苏子降气汤 
  D. 麻黄汤 
  E. 贝母瓜萎散 
 
16. [单选题]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A. 麻子仁丸 
  B. 增液承气汤 
  C. 五仁丸 
  D. 润肠丸 
  E. 增液汤 
 
17. [单选题]不属于逍遥散主治证候的是( )
  A. 寒热往来 
  B. 胸闷嗳气 
  C. 月经不调 
  D. 神疲食少 
  E. 两胁作痛 
 
18. [多选题]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
  A. 服用大量镇静药和抗精神病药 
  B. 叶酸缺乏 
  C. 一氧化碳中毒 
  D. 饮食过量 
  E. 多发性脑梗死 
 
19. [多选题]肥胖按发生原因可分为( )
  A. 遗传性肥胖 
  B. 上身性肥胖 
  C. 单纯性肥胖 
  D. 继发性肥胖 
  E. 老年性肥胖 
 
20. [多选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危害识别资料可来源于( )
  A. 流行病学资料 
  B. 动物实验资料 
  C. 化学结构一活性关系资料 
  D. 体外毒理学研究资料 
  E. 个体易感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