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高级职历年考试真题汇总(AI3),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高级职历年考试真题汇总(AI3),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我国卫生部2003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 )
  A. 90天喂养试验 
  B. 繁殖试验 
  C. 传统致畸试验 
  D. 代谢试验 
  E. 致癌试验 
 
2. [单选题]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 )
  A. 厚朴 
  B. 苍术 
  C. 藿香 
  D. 砂仁 
  E. 茯苓 
 
3. [多选题]接触化学毒物人员的膳食营养原则是( )。
  A. 补充富含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 
  B. 补充B族维生素 
  C.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C 
  D. 供给维生素D 
  E. 供给充足的脂肪 
 
4. [单选题]瘀血腰痛,治宜选用( )
  A. 身痛逐瘀汤 
  B. 补中益气汤 
  C. 血府逐瘀汤 
  D. 膈下逐瘀汤 
  E. 少腹逐瘀汤 
 
5. [多选题]脾气不足型崩漏的主要证候有( )
  A. 经血淋漓不断 
  B. 色淡质稀,神疲气短 
  C. 纳呆,面色苍白 
  D. 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E. 手足心热,头晕耳鸣 
 
6. [多选题]推拿手法中的补法应是( )
  A. 刺激较强 
  B. 作用时间较长 
  C. 刺激较弱 
  D. 作用时间较短 
  E. 具有兴奋作用 
 
7.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A. 痰饮内停 
  B. 湿热内蕴 
  C. 热入营血 
  D. 阳气虚弱 
  E. 瘀血内阻 
 
8. [单选题]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
  A. 防己黄芪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9. [多选题]维生素A缺乏病在诊断时,应与下列哪些疾病引起的皮疹相鉴别( )。
  A. 银屑病 
  B. 维生素C缺乏病 
  C. 毛发红糠疹 
  D. 毛囊角化病 
  E. 猩红热 
 
10.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肝生理功能的是( )
  A. 调畅气机 
  B. 通调水道 
  C. 助脾运化 
  D. 调节生殖功能 
  E. 贮藏血液 
 
11. [单选题]下列有关骨度分寸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臀横纹至腘横纹的距离是14寸 
  B. 膝中至内踝尖的距离是13寸 
  C. 两乳突之间的距离是9寸 
  D.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是12寸 
  E. 胸剑联合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是13寸 
 
12.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糖生成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在胃肠消化快 
  B. 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在胃肠消化快 
  C.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可作为糖尿病人选择食物的依据 
  D. 高血压病人应多选择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 
  E. 高血压病人应多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 
 
13. [多选题]某新生儿,14天,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kg,母乳喂养。家长向营养师咨询预防小儿佝偻病的知识,下列哪些应是营养师指导的内容?( )
  A. 坚持母乳喂养 
  B. 坚持户外晒太阳 
  C. 立即补充钙剂 
  D. 按时添加辅食 
  E. 1个月起补充维生素C 
 
14. [多选题]霉菌的产毒条件包括( )
  A. 基质 
  B. 水分 
  C. 湿度 
  D. 温度 
  E. 通风情况 
 
15. [单选题]气阴两伤证的主方是( )
  A. 八珍汤 
  B. 生脉散 
  C. 六味地黄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16. [多选题]以下属于医院基本膳食的是( )。
  A. 普食 
  B. 流食 
  C. 试验膳食 
  D. 代谢膳食 
  E. 治疗膳食 
 
17. [多选题]胸痹的主要辨证分型有( )
  A. 心血瘀阻 
  B. 寒凝心脉 
  C. 痰浊闭阻 
  D. 心肾阴虚 
  E. 阳气虚衰 
 
18. [单选题]紧脉的主病为( )
  A. 寒、痛、宿食 
  B. 宿食、瘀血 
  C. 表证、瘀血、痰饮 
  D. 寒、痛、痰饮 
  E. 寒、痛 
 
19.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 荆芥 
  B. 白芷 
  C. 羌活 
  D. 防风 
  E. 藁本 
 
20.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缓慢 
  B. 病程较长 
  C.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D.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E.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