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患者,男性,62岁。因房颤入院,用地高辛后心室率得到控制,并以"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因房颤入院,用地高辛后心室率得到控制,并以0.5mg/d地高辛维持。因病人有心绞痛病史,为预防心绞痛而用一种抗心绞痛的药物,用药期间病人出现传导阻滞,你认为最可能是合并应用了哪种药物
A. 硝酸甘油
B. 硝苯地平
C. 维拉帕米
D. 硝酸异山梨酯
E. 美托洛尔
[单选题]患者女,28岁。产后6个月,月经周期缩短,妇科检查无异常。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提示为
A. 无排卵型功血
B.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C. 黄体功能不足
D. 早期妊娠
E. 不能确定诊断
正确答案 :C
解析: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提示有排卵,A不正确。月经周期正常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B不正确。早期妊娠会出现闭经,D、E不正确。根据月经周期缩短、妇科检查无引起功血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提示为黄体功能不足,C正确。
[单选题]前囟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A. 邻边中点连线
B. 邻角顶点连线
C. 对边中点连线
D. 周径长度
E. 对角顶点连线
正确答案 :C
解析:前囟的正确测量方法是对边中点连线。
[单选题]女,6岁。左胫骨畸形骨髓炎抗生素治疗半年后,左小腿局部窦道形成。今日持续体温升高,血白细胞14×10’/L,原有窦道脓性分泌物流出,X线显示死骨形成。当前正确的处理是
A. 清除病灶、肌瓣填塞
B. 摘除死骨、闭式灌洗
C. 摘除死骨、开放引流
D. 摘除死骨、植骨、闭合伤口
E. 切开引流、使用抗生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如有死骨、窦道及空洞、异物等,则除药物治疗外,应手术根治。手术应在全身及局部情况好转,死骨分离,包壳已形成,有足够的新骨,可支持肢体重力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窦道、感染肉芽组织、疤痕等,术后适当引流,才能完全治愈骨髓炎。正确答案为C项。
[单选题]患者,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Ⅱ、Ⅲ、aVF可见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为防止该患者复发首选
A. 地高辛
B. 美托洛尔
C. 按摩颈静脉窦
D. 射频消融术
E. 普罗帕酮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例阵发性心悸,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可见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为典型阵发性室上速表现。室上速的特点为:①突发突止;②心室率在150~250次/分之间;③QRS波群形态正常;④逆行P波。其治疗:①刺激迷走神经;②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腺苷,腺苷无效,可改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西地兰;③直流电复律: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绞痛、心肌缺血、低血压或心力衰竭时,应立即进行电复律;④射频消融术:具有安全、迅速、有效且能根治心动过速,为防止复发首选。
[单选题]在发达国家,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常见病因是
A. 结缔组织病
B. 风湿性心脏病
C. 二尖瓣黏液样变性
D. 感染性心内膜炎
E. 外伤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在发达国家,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常见病因是二尖瓣黏液样变性。在发展中国家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故选C。
[单选题]血液性缺氧的血气变化特点是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C. 静脉血氧含量增高
D. 血氧容量降低
E. 血氧饱和度升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血液性缺氧的血气变化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容量与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单选题]心脏内传导速度最快的是
A. 窦房结
B. 心房肌
C. 房室结
D. 希氏束
E. 浦氏纤维
正确答案 :E
解析:房室结的传导速度最慢(0.02m/s),浦氏纤维的传导速度最快(4m/s)。
[单选题]长期应用氯丙嗪的病人停药后可出现
A. 帕金森综合征
B. 静坐不能
C. 迟发性运动障碍
D. 急性肌张力障碍
E. 直立性低血压
正确答案 :C
解析: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为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由于阻断多巴胺能纹状体黑质传导途径产生震颤麻痹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等症状,可用苯海索对抗之,但能降低疗效。本品还可引起一种特殊持久的运动障碍,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可加重此反应。
[单选题]不符合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共同特征的是
A. 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
B. 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C. 生长发育落后
D.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E. 蹲踞现象
正确答案 :E
解析: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共同特征是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血流增多,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系肺动脉瓣相对狭窄所致(D)。室缺时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房缺时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在左第2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A)。肺动脉高压形成,大量血液进入肺脏,引起肺部淤血,从而容易并发肺部感染(B)。由于左心血液分流到右心,主动脉打到全身血液减少,从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落后(C)。蹲踞现象见于法洛四联症,属于从右向左分流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