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女,53岁。外阴干涩不适1个月。分泌物发黄,瘙痒不明显。绝经3年"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女,53岁。外阴干涩不适1个月。分泌物发黄,瘙痒不明显。绝经3年余,无阴道流血。查体:外阴及阴道黏膜萎缩,点状充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细菌性阴道病
B. 滴虫性阴道炎
C.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D. 萎缩性阴道炎
E. 淋球菌性阴道炎
[单选题]休克在微循环衰竭期最突出的情况是:
A. 血管内高凝状态
B. 后括约肌收缩状态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前括约肌收缩状态
E. 毛细血管内"可进可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1.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代偿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②真毛细血管网关闭。③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④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2)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①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②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③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而脑动脉由于受舒血管代谢物影响舒张;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2.微循环瘀血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1)傲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降低不明显),血管运动现象减弱。②真毛细血管网开放。③微循环灌多于流(多灌少流)。④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或聚集,使微循环瘀血缺氧加剧。(2)休克期微循环失代偿的后果:①心输出量的降低。②动脉血压急剧下降。③心脑供血减少。3.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转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降低。②真毛细血管内血液瘀滞。③微循环麻痹(不灌不流)。④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单选题]属于骨折晚期并发症的是
A. 肝脾破裂
B. 血管损伤
C. 脂肪栓塞
D. 重要神经损伤
E. 创伤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骨折晚期并发症包括: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愈合障碍、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故选E。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最基本、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A. 肾小管重吸收蛋白不足
B. 肝脏合成白蛋白不足
C. 血浆蛋白分解代谢增强
D. 大量蛋白尿从尿中丢失
E. 蛋白质摄入不足
正确答案 :D
解析:肾病综合征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大量的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单选题]患者,男,24岁,四肢麻木、无力、酸痛,伴吞咽、发音困难15小时。排尿无障碍。检查: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四肢腱反射消失。起病后次日腰穿,脑脊液压力和化验均正常。肌酶正常,应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A. 急性脊髓炎
B. 多发性肌炎
C. 格林-巴利综合征
D. 周期性麻痹
E. 脊髓灰质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依据四肢麻木、无力,弛缓性瘫痪,吞咽、发音困难,定位于多发性周围神经,包括颅神经和脊神经。青年患者,急性起病,肌酶正常,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